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七音谱》简介 | 第10-13页 |
一、《七音谱》成书及作者简介 | 第10-11页 |
二、《七音谱》主要内容及版本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七音谱》的语音系统 | 第16-33页 |
第一节 张祥晋的语音学观点与《七音谱》的音系性质 | 第16-19页 |
第二节 《七音谱》的声母系统 | 第19-26页 |
一、七音与十一音 | 第19-21页 |
二、四十四音位、四十音模与开合六十四切 | 第21-25页 |
三、声母系统的拟音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七音谱》的韵母系统 | 第26-31页 |
一、十三韵样 | 第27-29页 |
二、韵母系统的拟音 | 第29-31页 |
第四节 《七音谱》的声调系统 | 第31-33页 |
第二章 《七音谱》的韵图 | 第33-47页 |
第一节 《四十音模统韵总图》 | 第33-42页 |
一、《四十四音位四十音模统韵大略图》 | 第33-39页 |
二、《四十四音位四十音模开合切韵详总图》 | 第39-40页 |
三、《四十音模统韵总图》的特征研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四十音模切韵分图》和《十三韵样反音提纲图》 | 第42-47页 |
一、《四十音模切韵分图》 | 第42-45页 |
二、《十三韵样反音图》 | 第45-47页 |
第三章 《七音谱》的反切思想 | 第47-55页 |
第一节 关于反切起源 | 第47-51页 |
第二节 《七音谱》对反切的改进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