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部无标度网上的计算机病毒传播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无标度网络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8-9页 |
1.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 第9-10页 |
1.3 计算机病毒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网络上的免疫策略的研究 | 第12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2 二部无标度网络的演化模型 | 第14-21页 |
2.1 BA 无标度网络模型 | 第14-15页 |
2.2 两种网络模型理论推导方法简介 | 第15-17页 |
2.2.1 连续理论方法 | 第15页 |
2.2.2 率方程方法 | 第15-17页 |
2.3 二部 BA 网络的演化 | 第17-18页 |
2.4 二部无标度网络的演化 | 第18-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二部无标度网上 SIS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第21-33页 |
3.1 二部无标度网上的 SIS 模型的建立 | 第21-27页 |
3.1.1 模型的假设 | 第21页 |
3.1.2 传播模型的理论推导 | 第21-27页 |
3.2 SIS 传播模型的计算机模拟 | 第27-32页 |
3.2.1 传播模型的算法设计 | 第27-28页 |
3.2.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二部无标度网上病毒的免疫策略 | 第33-41页 |
4.1 随机免疫 | 第33页 |
4.2 节点度免疫 | 第33-34页 |
4.3 相识点免疫 | 第34-35页 |
4.4 三种免疫策略的比较 | 第35-40页 |
4.4.1 随机免疫运行结果 | 第35-36页 |
4.4.2 节点度免疫运行结果 | 第36-37页 |
4.4.3 相识点策略运行结果 | 第37-38页 |
4.4.4 三种免疫策略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结论与课题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