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航空整体结构件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3 航空整体结构件的加工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内外航空整体结构件的制造加工现状 | 第9-10页 |
1.3.2 航空模锻整体结构件的数控加工增效关键技术构成要素关系 | 第10-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数控加工增效技术基础环境与制定总体方案 | 第13-21页 |
2.1 数控加工增效技术研究基础条件 | 第13-17页 |
2.1.1 数控切削加工设备 | 第13-14页 |
2.1.2 数字化综合扫描光学测量系统 | 第14-17页 |
2.2 数控加工总体增效工艺方案制定 | 第17-20页 |
2.2.1 普通数控工艺的缺点 | 第18-19页 |
2.2.2 数控加工增效工艺方案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模锻件的数字化定位分析与定位装夹 | 第21-33页 |
3.1 模锻件的数字化外形测量定义、定位与定位装夹流程分析 | 第21-23页 |
3.2 模压毛料数据采集处理与设计数模特征分析处理 | 第23-25页 |
3.2.1 模压毛料的外形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23-24页 |
3.2.2 整体结构件毛坯测量数据与设计理论模型特征分析与处理 | 第24-25页 |
3.3 整体结构件模压毛坯料的数字化关键特征初始预定位 | 第25-26页 |
3.4 整体结构件模压毛料余量数字化协调优化工程应用 | 第26-30页 |
3.4.1 模压毛料外形曲面与理论数模外形曲面均匀化理论分析计算 | 第26-27页 |
3.4.2 测量数据理论优化分析计算向实际工程简化应用 | 第27-28页 |
3.4.3 毛坯数模数据处理与定位分析 | 第28-30页 |
3.5 整体结构件模压毛料的数字化定位装夹 | 第30-32页 |
3.5.1 整体结构件模压毛料的数字化定位 | 第30-31页 |
3.5.2 整体结构件模压件的数字化装夹实施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高强度钢数控切削试验优化 | 第33-41页 |
4.1 高强度不锈钢零件的材料特点 | 第33-34页 |
4.2 高强度不锈钢材料铣削刀具系统 | 第34-35页 |
4.2.1 刀具选择 | 第34页 |
4.2.2 刀柄结构 | 第34-35页 |
4.3 高强度不锈钢切削刀具工艺参数优化 | 第35-38页 |
4.3.1 切削用量决定金属材料切除效率 | 第35-36页 |
4.3.2 高强度合金钢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原则 | 第36页 |
4.3.3 高强度合金不锈钢切削试验优选出刀具工艺参数 | 第36-38页 |
4.4 高强度不锈钢加工时冷却液的选择 | 第38页 |
4.5 高强度不锈钢材料铣削应用实验 | 第38-4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数控加工策略与应用研究 | 第41-55页 |
5.1 数控加工策略优化 | 第41-47页 |
5.1.1 数控高效切削对加工策略的要求 | 第41-43页 |
5.1.2 数控高速切削加工策略优化 | 第43-47页 |
5.2 粗加工轨迹策略 | 第47-49页 |
5.2.1 数控高速切削等高降层加工机理原则 | 第47页 |
5.2.2 等高降层粗加工工艺策略与轨迹 | 第47-49页 |
5.3 精加工轨迹策略 | 第49-53页 |
5.3.1 转角降速与残余量处理 | 第49-51页 |
5.3.2 定摆角行切 | 第51页 |
5.3.3 闭角加工 | 第51-52页 |
5.3.4 五轴联动侧铣加工 | 第52-53页 |
5.4 工程应用验证 | 第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