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0-1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理论 | 第20-37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概述 | 第20-24页 |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 第20-21页 |
三、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概述 | 第24-27页 |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分类 | 第25页 |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价的常用方法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27-37页 |
一、基于财政分权理论的成因分析 | 第28-29页 |
二、基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成因分析 | 第29-34页 |
三、基于官员晋升激励机制的成因分析... | 第34-35页 |
四、基于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 | 第37-47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 第37-43页 |
一、债务规模庞大且前期增长速度较快 | 第37-38页 |
二、债务负担主要集中在市级 | 第38-39页 |
三、举债主体以及举债来源相对集中 | 第39-41页 |
四、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偿债负担集中在前期 | 第41-42页 |
五、债务投向以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为主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风险隐患 | 第43-47页 |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 | 第43-45页 |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流动性风险 | 第45页 |
三、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风险 | 第45-46页 |
四、债务风险的转移与扩散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方法选择及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方法 | 第47-49页 |
一、修正的KMV模型 | 第47-48页 |
二、相关变量说明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 第49-54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49页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第五章 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 第54-65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控制和结构优化 | 第54-57页 |
一、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 | 第54-55页 |
二、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优化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完善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和信息披露 | 第57-59页 |
一、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建设 | 第57-58页 |
二、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建设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完善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的考核问责制度 | 第59-61页 |
一、构建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考核管理机制 | 第59-60页 |
二、建立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问责机制 | 第60-61页 |
第四节 构建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第61-63页 |
一、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 第61-62页 |
二、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 | 第62-63页 |
第五节 云南省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创新——PPP模式 | 第63-65页 |
一、当前PPP模式的不足之处 | 第63-64页 |
二、稳步推广PPP模式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