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方案 | 第16-17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18-22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第18-20页 |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内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页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21页 |
三、政府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云南省Q县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第一节 Q县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一、Q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二、Q县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 | 第22-24页 |
三、Q县政府性债务结构的情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Q县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 第25-28页 |
一、Q县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25-26页 |
二、Q县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云南省Q县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及分析 | 第28-39页 |
第一节 Q县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指标选择 | 第28-29页 |
第二节 风险指标测算 | 第29-30页 |
第三节 Q县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和分析 | 第30-34页 |
一、债务风险评价 | 第30-32页 |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4-39页 |
一、体制性因素 | 第34-37页 |
二、政绩考核体制缺陷因素 | 第37页 |
三、管理薄弱因素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研究 | 第39-52页 |
第一节 加快推进机制体制改革 | 第39-42页 |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39-40页 |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 第40-42页 |
三、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标准 | 第42页 |
第二节 新政策背景下提升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能力 | 第42-47页 |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 | 第42-43页 |
二、逐步完善政府性债务的全过程统一管理 | 第43-44页 |
三、调整和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机制 | 第44页 |
四、妥善处理存量债务风险和新增债务风险 | 第44-46页 |
五、强化隐性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构建债务风险预警防范体系 | 第47-49页 |
一、制定债务风险化解规划 | 第47-48页 |
二、构建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 第48-49页 |
第四节 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 第49-52页 |
一、推广PPP模式对缓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压力的意义 | 第49-50页 |
二、利用PPP模式治理地方政府性债务应注意的问题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