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盘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视角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24页
    2.1 生态足迹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第17-20页
        2.1.1 生态足迹理论的产生第17页
        2.1.2 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2.2 旅游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24页
        2.2.1 国外研究进展第20-21页
        2.2.2 国内研究进展第21-24页
第三章 生态足迹理论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第24-39页
    3.1 生态足迹理论第24-30页
        3.1.1 生态足迹相关概念及背景第24-28页
        3.1.2 生态足迹分析基础模型第28-30页
    3.2 旅游生态足迹理论第30-37页
        3.2.1 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第30页
        3.2.2 旅游生态足迹账户第30-31页
        3.2.3 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第31-35页
        3.2.4 旅游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第35-36页
        3.2.5 区域生态盈亏计算模型第36页
        3.2.6 旅游生态足迹法的评析第36-37页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7-39页
        3.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37页
        3.3.2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第37-39页
第四章 盘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第39-55页
    4.1 盘山风景区概况第39-41页
        4.1.1 盘山风景区自然概况第39-40页
        4.1.2 盘山风景区的人文概况第40页
        4.1.3 盘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概况第40-41页
    4.2 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数据来源及处理第41-42页
        4.2.1 基础数据第41页
        4.2.2 调查数据第41页
        4.2.3 标准数据第41-42页
        4.2.4 问卷说明第42页
    4.3 盘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状况分析第42-51页
        4.3.1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第42-44页
        4.3.2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第44-46页
        4.3.3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第46-48页
        4.3.4 旅游观光生态足迹第48-49页
        4.3.5 旅游购物生态足迹第49-50页
        4.3.6 旅游娱乐生态足迹第50页
        4.3.7 旅游生态足迹汇总第50-51页
    4.4 盘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综合分析第51-55页
        4.4.1 旅游生态足迹总量分析第51-52页
        4.4.2 基于旅游消费结构的旅游生态足迹分析第52-53页
        4.4.3 基于土地类型的旅游生态足迹分析第53-55页
第五章 盘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和建议第55-62页
    5.1 盘山风景区生态承载力计算第55-56页
    5.2 盘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赤字/盈余计算第56页
    5.3 盘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预测分析第56-57页
    5.4 盘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第57-62页
        5.4.1 旅游生态足迹的指导意义第57页
        5.4.2 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第57-62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62-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2-63页
    6.2 不足及展望第63-64页
        6.2.1 不足之处第63页
        6.2.2 研究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1-72页
附录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游客和居民感知的地方性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下一篇: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