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书法、篆刻论文--中国书法、篆刻论文--书法论文

清代颜体官僚书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5页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第13-15页
第一章 儒家正统的典型代表——颜真卿忠义人格与颜体书法第15-38页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第15-18页
    第二节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书法艺术第18-26页
        一、儒家文化中的书法批评标准第18-24页
        二、儒家正统书法艺术标准的继承第24-26页
    第三节 颜真卿家学与其忠义人格的树立第26-27页
        一、深厚源长的颜氏家学第26-27页
        二、刚正不阿的忠义人格第27页
    第四节 合二为一的儒家文化与颜体书法第27-38页
        一、颜体书法风格的形成第28-34页
        二、碑帖兼容的用笔方法第34-38页
第二章 明末清初求异与正统美学思潮的对立第38-46页
    第一节 遗民书家——晚明浪漫书风的余韵第38-43页
        一、主张学古创新的王铎书法第39-41页
        二、饱含民族气节的傅山书法第41-43页
    第二节 馆阁书家——清初董氏书风的延续第43-46页
        一、董其昌笼罩下的清初书坛第43页
        二、天骨开张的馆阁张照书法第43-46页
第三章 清代中期摆脱馆阁束缚的颜体官僚书法第46-53页
    第一节 突破董、赵帖学主题的清代中期书坛第46-47页
        一、雍正、乾隆时期的帖学第46-47页
        二、嘉、道年间唐楷的复兴第47页
    第二节 颜体书法对创新帖学官僚书家的影响第47-53页
        一、古雅雄健,含浑厚重的刘墉书法第47-49页
        二、源古学古,温婉淳厚的翁方纲书法第49-50页
        三、独立不阿,朴直阳刚的钱沣书法第50-53页
第四章 清代晚期碑帖兼容的颜体官僚书法第53-62页
    第一节 清代晚期书坛的总体态势第53-55页
    第二节 颜体书法对熔铸碑帖官僚书家的影响第55-62页
        一、以隶作行,严整宽博的伊秉绶书法第55-57页
        二、溯源篆分,入神化境的何绍基书法第57-59页
        三、坚守传统,名震当世的翁同龢书法第59-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件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代的呈现--红色美术的历史作用及其公共记忆的精神延续
下一篇:通过熊本县八代妙见祭考察地域文化的保存与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