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主要缩略词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33页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1.2 力学微环境调控细胞行为 | 第18-25页 |
1.2.1 材料基底力学性质 | 第18-22页 |
1.2.2 材料基底拉伸应变 | 第22-23页 |
1.2.3 细胞感受材料力学微环境的机制 | 第23-25页 |
1.3 蛋白-材料界面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5-30页 |
1.3.1 蛋白吸附类型和吸附密度对细胞响应的影响 | 第25页 |
1.3.2 蛋白构象对细胞响应的影响 | 第25-26页 |
1.3.3 蛋白吸附强度及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第26-27页 |
1.3.4 蛋白吸附状态的测量分析技术 | 第27-30页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32-33页 |
2 F_(ad)检测平台的构建 | 第33-43页 |
2.1 前言 | 第33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2.2.1 实验材料和主要设备 | 第33-34页 |
2.2.2 平行板流动腔的搭建 | 第34-35页 |
2.2.3 蛋白固定化微球的制备 | 第35页 |
2.2.4 微球吸附与流体剪切力加载 | 第35-36页 |
2.2.5 F_(ad)的计算 | 第3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6-40页 |
2.3.1 蛋白固定化微球的表征 | 第36-38页 |
2.3.2 流体剪切力与吸附微球保留率的关系 | 第38-39页 |
2.3.3 蛋白-载玻片界面作用力 | 第39-40页 |
2.4 讨论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3 构建可调控F_(ad)的材料表面制备平台 | 第43-51页 |
3.1 前言 | 第43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3.2.1 主要材料和设备 | 第43-44页 |
3.2.2 自组装单分子层表面的构建 | 第44页 |
3.2.3 自组装单分子层表面的表征 | 第44页 |
3.2.4 F_(ad)的检测 | 第44-45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5-49页 |
3.3.1 自组装单分子层表面的表征 | 第45-47页 |
3.3.2 不同化学基团调控F_(ad)大小 | 第47-49页 |
3.4 讨论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F_(ad)对成骨细胞粘附的影响 | 第51-69页 |
4.1 前言 | 第51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6页 |
4.2.1 主要材料和设备 | 第51-53页 |
4.2.2 成骨细胞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53页 |
4.2.3 SAMs表面的制备 | 第53页 |
4.2.4 FN吸附密度和构象测定 | 第53-54页 |
4.2.5 细胞黏着斑的表征 | 第54页 |
4.2.6 吸附的FN蛋白层免疫荧光染色 | 第54页 |
4.2.7 细胞自分泌FN免疫荧光染色 | 第54-55页 |
4.2.8 Western blot | 第55-56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6-65页 |
4.3.1 成骨细胞的鉴定 | 第56-57页 |
4.3.2 FN吸附密度和构象 | 第57-59页 |
4.3.3 细胞的初期粘附状态 | 第59-61页 |
4.3.4 细胞的后期粘附状态 | 第61-63页 |
4.3.5 CTF使FN蛋白层发生重构/脱附 | 第63-64页 |
4.3.6 细胞自分泌FN的组装 | 第64-65页 |
4.4 讨论 | 第65-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F_(ad)对细胞牵引力传递及干细胞响应基底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69-97页 |
5.1 前言 | 第69-70页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0-75页 |
5.2.1 主要材料和设备 | 第70-72页 |
5.2.2 rMSCs的提取和鉴定 | 第72-73页 |
5.2.3 PDMS材料的表面化学修饰 | 第73-74页 |
5.2.4 FN-PDMS界面作用力测定 | 第74页 |
5.2.5 FN吸附密度和构象测定 | 第74页 |
5.2.6 rMSCs的粘附 | 第74页 |
5.2.7 吸附FN蛋白层免疫荧光染色 | 第74页 |
5.2.8 PDMS基底材料变形程度的测定 | 第74页 |
5.2.9 rMSCs分化测定 | 第74-75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5-93页 |
5.3.1 rMSCs的鉴定 | 第75-77页 |
5.3.2 PDMS材料性质的表征 | 第77-79页 |
5.3.3 FN与PDMS基底的界面作用力F_(ad) | 第79-82页 |
5.3.4 FN吸附量和构象 | 第82-84页 |
5.3.5 rMSCs的细胞牵引力 | 第84-87页 |
5.3.6 F_(ad)影响细胞牵引力的传递 | 第87-90页 |
5.3.7 F_(ad)影响rMSCs对基底力学性质的响应 | 第90-93页 |
5.4 讨论 | 第93-9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6 F_(ad)对基底拉伸应变传递和干细胞行为影响的初探 | 第97-109页 |
6.1 前言 | 第97-98页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98-100页 |
6.2.1 主要材料和设备 | 第98-99页 |
6.2.2 单轴重复拉伸应变加载 | 第99页 |
6.2.3 细胞的粘附和取向检测 | 第99-100页 |
6.2.4 吸附FN蛋白层免疫荧光染色 | 第100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100-106页 |
6.3.1 F_(ad)对rMSCs取向响应拉伸应变刺激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6.3.2 F_(ad)和拉伸应变刺激对细胞骨架和黏着斑组装和取向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6.3.3 吸附FN蛋白层的重构/脱附 | 第103-106页 |
6.4 讨论 | 第106-10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7 主要结论与后续建议 | 第109-113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09-110页 |
7.2 后续工作建议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31页 |
附录 | 第131-13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1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131-132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