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讨论”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讨论 | 第17页 |
二、课堂讨论 | 第17-18页 |
三、英语课堂讨论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课堂讨论"的相关研究 | 第20-25页 |
一、国外关于"课堂讨论"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二、国内关于"课堂讨论"的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一、社会依存理论 | 第25-26页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26-28页 |
三、对话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高中英语"课堂讨论"的特征及类型 | 第30-39页 |
第一节 英语课堂讨论的特征 | 第30-31页 |
一、多向交往性 | 第30页 |
二、社会交往性 | 第30-31页 |
三、竞争与合作的并存性 | 第31页 |
第二节 英语课堂讨论的类型 | 第31-39页 |
一、专题式讨论 | 第32-34页 |
二、穿插式讨论 | 第34-39页 |
第四章 高中英语"课堂讨论"的调查与分析 | 第39-58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第39-51页 |
一、调查目的、对象 | 第39页 |
二、问卷编制 | 第39页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第39-44页 |
四、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第二节 访谈 | 第51-58页 |
一、访谈目的、对象 | 第51页 |
二、访谈内容 | 第51页 |
三、访谈实录 | 第51-55页 |
四、教师访谈实录的分析 | 第55-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3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8-61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61-62页 |
第三节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一 | 第67-70页 |
附录二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