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DC2007,DC2008,DC2009元数据年会介绍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 第13-16页 |
·国内外元数据的研究现状及本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元数据应用纲要的维护机构DCMI工作流程 | 第18-20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20-21页 |
第2章 DC元数据的发展研究 | 第21-31页 |
·元数据概述 | 第21-22页 |
·元数据标准及方案 | 第22-26页 |
·现有广泛认同的元数据标准 | 第22-24页 |
·元数据方案描述与成熟设计流程 | 第24-26页 |
·元数据编码语言的发展及现状 | 第26-27页 |
·早期DC的发展 | 第27-31页 |
·DC元数据核心集 | 第27-29页 |
·限定版(qualified)DC元数据集 | 第29-31页 |
第3章 新加坡框架体系理论研究 | 第31-45页 |
·DC元数据应用纲要(DCAP) | 第31-33页 |
·新加坡框架体系理论 | 第33-38页 |
·应用指南 | 第34-35页 |
·功能需求 | 第35页 |
·领域模型 | 第35页 |
·描述集纲要 | 第35-38页 |
·编码指南与数据格式 | 第38页 |
·领域标准与基础标准 | 第38页 |
·抽象模型 | 第38-43页 |
·资源模型 | 第40页 |
·描述集模型 | 第40-42页 |
·词汇模型 | 第42-43页 |
·描述集纲要、抽象模型及RDF关联研究 | 第43-45页 |
第4章 新加坡框架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 第45-59页 |
·DSpace环境下的新加坡框架体系 | 第45-50页 |
·Dryad仓储介绍 | 第45-46页 |
·Dryad元数据应用纲要 | 第46-49页 |
·Dryad的改进 | 第49-50页 |
·SWAP项目案例分析 | 第50-53页 |
·SWAP项目概述 | 第50页 |
·新加坡框架体系在项目中的具体体现 | 第50-53页 |
·案例分析 | 第53页 |
·国内的DC元数据应用纲要应用情况分析 | 第53-56页 |
·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方案 | 第54-55页 |
·案例分析 | 第55-56页 |
·应用纲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 第56-59页 |
·元数据应用纲要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登记注册服务系统 | 第57-59页 |
第5章 开放关联的元数据服务 | 第59-63页 |
·开放的元数据服务-以瑞典国家图书馆"将图书馆书目纳入语义万维网"为例 | 第59-62页 |
·DC元数据在社会性标签中的作用 | 第62-63页 |
第6章 当前DC元数据发展建议及展望 | 第63-67页 |
·国内DC元数据所存在的问题 | 第63-64页 |
·对DC元数据发展的建议 | 第64-65页 |
·DC元数据的未来展望 | 第65-67页 |
·DC元数据在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 | 第65-66页 |
·DC元数据去图书馆化的社会应用 | 第66页 |
·进一步深入探讨基于本体的元数据转换与语义关联技术 | 第66-67页 |
第7章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