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我国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历史演变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3页
引言第13-19页
 一、研究问题第13-14页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第14-17页
  (一) 研究问题第14-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三) 研究阶段第17页
 三、论文思路第17-19页
第一章 业务技能学习与教学经验总结第19-38页
 一、历史背景第19-23页
  (一) 教师数量与质量亟待提高第19-21页
  (二) 学习苏联,提高教学质量第21-23页
 二、学习苏联与教材教法经验总结第23-27页
  (一) "向苏联学习教育理论与经验"第23-25页
  (二) 教材教法经验总结第25-27页
 三、集体备课、"听-评课"与观摩教学第27-32页
  (一) 集体备课:突出集体互助和合作第27-29页
  (二) "听-评课":学校领导教学的主要方式第29-31页
  (三) 观摩教学:推广先进教学经验第31-32页
 四、以"红领巾教学事件"为例谈第32-36页
 五、小结第36-38页
第二章 教学法改革试验第38-54页
 一、历史背景第38-42页
  (一) 曲折探索中国的教学道路第38-39页
  (二) 教育革命的爆发与平息第39-41页
  (三)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领域第41-42页
 二、教学法试验第42-46页
  (一) 识字教学法试验第43-45页
  (二) "三算结合"教学试验研究第45-46页
 三、"出门备课"与"典型试验,快速推广"第46-48页
  (一) "出门备课"第46-47页
  (二) "典型试验,快速推广"第47-48页
 四、以北关小学集中识字教学试验为例第48-52页
 五、小结第52-54页
第三章 整体教学实验第54-70页
 一、历史背景第54-57页
  (一) 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和整顿第54-55页
  (二) 教育教学改革起步第55页
  (三) 教育科学研究兴起第55-57页
 二、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第57-58页
  (一) 学科教学法实验层出不穷第57-58页
  (二) 从学科教学法实验到整体教学改革第58页
 三、教育"五步研究"与"说课"第58-61页
  (一) 教育"五步研究"第59-60页
  (二) 介于备课与上课之间的"说课"第60-61页
 四、以青浦县数学教学法实验与杜郎口教学改革为例谈第61-68页
  (一) 青浦县数学教学法实验第61-62页
  (二) 杜郎口教学模式改革第62-68页
 五、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课程改革研究第70-93页
 一、历史背景第70-72页
  (一) 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深化第70-72页
  (二) 教育研究更加关注实践领域第72页
 二、聚焦课程改革第72-79页
  (一) 课程开发第73-74页
  (二) 教学设计第74-75页
  (三) 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课程评价第75-79页
 三、教育行动研究与校本教研第79-87页
  (一) 教育行动研究第79-83页
  (二) 校本教研第83-87页
 四、以文化小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为例第87-91页
 五、小结第91-93页
第五章 教学研究的演变特征与启示第93-108页
 一、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演变特征第93-96页
  (一) 从胜任教学到专业发展第93-94页
  (二) 从经验性的教学研究到课程问题研究第94-95页
  (三) 从校内研究到校内外合作第95-96页
 二、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启示第96-108页
  (一)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经验第96-100页
  (二) 关注课堂教学第100-103页
  (三) "实践—反思—再实践"第103-106页
  (四) "大-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后记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合模型在初中代数认知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学英语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