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铝合金概述 | 第11页 |
1.1.2 铝合金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1.3 铝合金表面强化技术 | 第12-13页 |
1.2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 第13-18页 |
1.2.1 铝合金表面激光处理技术 | 第13-15页 |
1.2.2 激光熔覆材料体系 | 第15-17页 |
1.2.3 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4 激光熔覆技术应用 | 第17-18页 |
1.3 铝合金激光熔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18-20页 |
1.3.1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1.3.2 控制熔覆层裂纹和气孔的措施 | 第18-20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0-21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试验材料及涂层制备 | 第21-25页 |
2.1.1 基体材料 | 第21页 |
2.1.2 熔覆粉末 | 第21-23页 |
2.1.3 涂层制备 | 第23-25页 |
2.2 熔覆层组织与物相表征 | 第25-26页 |
2.2.1 熔覆层宏观成形质量观察 | 第25-26页 |
2.2.2 熔覆层微观组织与成分分析 | 第26页 |
2.2.3 熔覆层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6页 |
2.3 熔覆层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2.3.1 硬度测试 | 第26-27页 |
2.3.2 摩擦磨损试验 | 第27-28页 |
3 激光熔覆NiAl涂层组织性能研究 | 第28-51页 |
3.1 激光熔覆NiAl涂层工艺研究 | 第28-31页 |
3.1.1 扫描速度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3.1.2 电流强度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NiAl涂层组织性能研究 | 第31-38页 |
3.2.1 涂层宏观形貌 | 第31-32页 |
3.2.2 涂层物相分析 | 第32-33页 |
3.2.3 涂层元素分布 | 第33-34页 |
3.2.4 涂层微观形貌及微区成分分析 | 第34-36页 |
3.2.5 涂层硬度分布 | 第36-37页 |
3.2.6 涂层耐磨性分析 | 第37-38页 |
3.3 CeO_2添加对NiAl涂层组织性能影响研究 | 第38-49页 |
3.3.1 CeO_2添加对NiAl涂层宏观形貌影响 | 第39-40页 |
3.3.2 CeO_2添加对NiAl涂层物相组成影响 | 第40-42页 |
3.3.3 CeO_2添加对NiAl涂层元素分布影响 | 第42-43页 |
3.3.4 CeO_2添加对NiAl涂层微观形貌及微区成分分布影响 | 第43-46页 |
3.3.5 CeO_2添加对NiAl涂层硬度分布影响 | 第46-47页 |
3.3.6 CeO_2添加对NiAl涂层耐磨性影响 | 第47-49页 |
3.4 小结 | 第49-51页 |
4 激光熔覆NiAl/Al2O3-TiO_2复合涂层组织性能研究 | 第51-67页 |
4.1 NiAl/Al2O3-TiO_2复合涂层组织性能研究 | 第51-56页 |
4.1.1 复合涂层宏观形貌 | 第51页 |
4.1.2 复合涂层XRD分析 | 第51-52页 |
4.1.3 复合涂层组织及成分分析 | 第52-54页 |
4.1.4 复合涂层硬度分布 | 第54-55页 |
4.1.5 复合涂层耐磨性分析 | 第55-56页 |
4.2 CeO_2添加对NiAl/Al2O3-TiO_2复合涂层组织性能影响研究 | 第56-65页 |
4.2.1 CeO_2添加对复合涂层宏观形貌影响 | 第57页 |
4.2.2 CeO_2添加对复合涂层物相组成影响 | 第57-58页 |
4.2.3 CeO_2添加对复合涂层组织形貌影响 | 第58-59页 |
4.2.4 CeO_2添加对复合涂层成分分布影响 | 第59-62页 |
4.2.5 CeO_2添加对复合涂层硬度分布影响 | 第62-63页 |
4.2.6 CeO_2添加对复合涂层耐磨性影响 | 第63-65页 |
4.3 小结 | 第65-67页 |
5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