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云南易门铜厂矿区主含矿层沉积特征和成矿关系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9页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内外铜资源以及铜矿床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沉积相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矿区地质研究现状第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页
    1.4 研究工作概况第17-19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第19-25页
    2.1 大地构造位置第19-20页
    2.2 地层第20-22页
    2.3 构造第22-23页
    2.4 岩浆活动及区域变质作用第23-24页
    2.5 沉积建造第24-25页
第三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第25-41页
    3.1 矿区地质第25-35页
        3.1.1 矿区交通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第25-26页
        3.1.2 地层第26-30页
        3.1.3 构造第30-34页
        3.1.4 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第34-35页
    3.2 铜厂矿床地质特征第35-37页
        3.2.1 矿体特征第35页
        3.2.2 矿石类型第35-36页
        3.2.3 矿物生成顺序第36-37页
    3.3 外围矿床矿化特征及主要含矿层第37-40页
    3.4 矿床成因类型第40-41页
第四章 沉积微相分析第41-74页
    4.1 含矿层地层厚度的时空变化第41-44页
    4.2 含矿层沉积相特征第44-47页
        4.2.1 含矿层沉积相标志第44-45页
        4.2.2 含矿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微相类型第45-47页
    4.3 含矿层的岩石化学特征第47-61页
        4.3.1 主量元素特征第47-52页
        4.3.2 微量元素特征第52-55页
        4.3.3 稀土元素特征第55-61页
    4.4 沉积成矿环境与沉积相模式第61-72页
        4.4.1 沉积成矿环境第61-69页
        4.4.2 沉积相模式第69-72页
    4.5 沉积环境与沉积成岩型矿体的关系第72-74页
第五章 结论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1-82页
附录B 图版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繁峙县山辛庄铁矿高精度磁测异常解释研究
下一篇:基于WRF-VPRM模式的长江三角洲地区CO2生物通量及浓度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