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榆林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3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4页
        1.2.3 目前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概念第17页
    2.2 基础理论第17-19页
        2.2.1 区位理论第17-18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页
        2.2.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第18页
        2.2.4 系统论第18-19页
    2.3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原则第19-20页
第三章 榆林市区域发展现状第20-36页
    3.1 榆林市概况第20-23页
        3.1.1 市域概况第20-22页
        3.1.2 榆林市土地利用现状第22-23页
    3.2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状况第23-25页
        3.2.1 农业用地空间分布第23页
        3.2.2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第23-24页
        3.2.3 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第24-25页
    3.3 榆林市区域发展差异第25-32页
        3.3.1 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第25-30页
        3.3.2 城乡发展差异第30-32页
    3.4 榆林市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第32-33页
    3.5 榆林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分析第33-36页
        3.5.1 南北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缩小差距第33-34页
        3.5.2 区域功能定位不清晰,统筹土地利用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第34-36页
第四章 榆林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分析第36-41页
    4.1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分区类型第36-37页
        4.1.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第36-37页
        4.1.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第37页
    4.2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意义第37-39页
        4.2.1 有利于缩小南北区域经济差异,实现榆林市强区富民的目标第37-38页
        4.2.2 有利于加强榆林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第38页
        4.2.3 有利于保护榆林市生态环境第38-39页
    4.3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框架体系第39-41页
第五章 榆林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统筹分析第41-59页
    5.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目的和意义第41-42页
        5.1.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目的第41-42页
        5.1.2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意义第42页
    5.2 分区原则和方法第42-47页
        5.2.1 分区原则第42页
        5.2.2 分区方法第42-47页
    5.3 榆横土地利用综合区统筹分析第47-49页
        5.3.1 区域基本情况第47页
        5.3.2 土地利用现状第47-49页
        5.3.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49页
        5.3.4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49页
    5.4 神府土地利用综合区统筹分析第49-53页
        5.4.1 区域基本概况第49-50页
        5.4.2 土地利用现状第50-51页
        5.4.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5.4.5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52-53页
    5.5 靖定土地利用综合区统筹分析第53-55页
        5.5.1 区域基本概况第53页
        5.5.2 土地利用现状第53-55页
        5.5.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55页
        5.5.4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55页
    5.6 南六县土地利用综合区统筹分析第55-59页
        5.6.1 区域基本概况第55-56页
        5.6.2 土地利用现状第56-58页
        5.6.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58页
        5.6.4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58-59页
第六章 榆林市土地利用功能区统筹分析第59-69页
    6.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目的和意义第59页
    6.2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原则及依据第59-60页
        6.2.1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原则第59-60页
        6.2.2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依据第60页
    6.3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方案第60-62页
    6.4 北部风沙滩地能源化工农牧林功能区统筹分析第62-64页
        6.4.1 区域基本情况第62-63页
        6.4.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63页
        6.4.3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63-64页
    6.5 东部黄土丘陵农牧果煤电功能区统筹分析第64-65页
        6.5.1 区域基本情况第64页
        6.5.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64页
        6.5.3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64-65页
    6.6 南部黄土丘陵农牧果气盐产业及水土保护功能区统筹分析第65-66页
        6.6.1 区域基本情况第65页
        6.6.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65-66页
        6.6.3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66页
    6.7 西南部梁塬涧地油气牧特作功能区统筹分析第66-67页
        6.7.1 区域基本情况第66-67页
        6.7.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67页
        6.7.3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67页
    6.8 黄河西岸土石丘陵旅游林果产业及水土保持功能区统筹分析第67-69页
        6.8.1 区域基本情况第67-68页
        6.8.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68页
        6.8.3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措施第68-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0页
    结论第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连心公司薪酬激励体系设计
下一篇:基于GIS和DEA方法的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