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DEA方法的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 研究特色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农用地的概念及内涵 | 第18-20页 |
2.1.1 农用地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农用地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3 农用地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 农用地利用效率内涵 | 第20-21页 |
2.2.1 农用地利用的含义 | 第20-21页 |
2.2.2 农用地利用效率 | 第21页 |
2.3 农用地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3.1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21页 |
2.3.2 规模经济原理 | 第21-22页 |
2.3.3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7页 |
3.1 选取输入、输出指标的一般准则 | 第23页 |
3.2 指标选取依据 | 第23-24页 |
3.3 输入、输出指标的确定 | 第24-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陕西省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27-41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27-30页 |
4.1.1 基础概况 | 第27-28页 |
4.1.2 基本特点 | 第28页 |
4.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0-33页 |
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3-35页 |
4.3.1 DEA方法的基本思路 | 第33-34页 |
4.3.2 选择DEA方法的原因 | 第34-35页 |
4.4 陕西省农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 | 第35-40页 |
4.4.1 C~2R模型的综合效率评价 | 第36-38页 |
4.4.2 BC~2模型的技术、规模效率评价 | 第38-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陕西省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结果分析 | 第41-55页 |
5.1 C~2R模型的综合效率评价分析 | 第41-44页 |
5.2 BC~2模型的技术、规模效率评价分析 | 第44-51页 |
5.2.1 纯技术效率的分析 | 第44-48页 |
5.2.2 规模效率及收益分析 | 第48-51页 |
5.3 投影分析 | 第51-53页 |
5.4 对策建议 | 第53-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