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流行病学与防疫论文--医学地理学论文

明代福建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选题缘起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现实价值第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21页
        1.3.1 研究现状第13-20页
        1.3.2 研究述评第20-21页
2. 明代福建省疫灾研究基础资料第21-35页
    2.1 福建省区域概况第21-24页
        2.1.1 范围与区位第21-22页
        2.1.2 自然地理条件第22-23页
        2.1.3 经济社会条件第23页
        2.1.4 明以前历史概况第23-24页
    2.2 明代福建省行政沿革第24-27页
        2.2.1 洪武至宣德时期(公元1368~1435年)——革故鼎新阶段第24页
        2.2.2 正统至隆庆时期(公元1436~1572年)——发展兴盛阶段第24-25页
        2.2.3 万历至崇祯时期(公元1573~1644年)——成熟稳定阶段第25-27页
    2.3 明代福建省疫灾基础资料第27-35页
        2.3.1 明代福建省疫灾时间序列第27-31页
        2.3.2 明代福建省疫灾一览表第31-34页
        2.3.3 疫灾指标概念界定第34-35页
3. 明代福建省疫灾时空分布规律第35-54页
    3.1 疫灾的时间分布规律第35-42页
        3.1.1 帝朝变化第35-39页
        3.1.2 季节分布第39-41页
        3.1.3 周期规律第41-42页
    3.2 疫灾的空间分布规律第42-53页
        3.2.1 县域分布第42-49页
        3.2.2 府域分布第49-51页
        3.2.3 总体特征第51-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明代福建省疫灾环境机理研究第54-86页
    4.1 区域环境特征与疫灾第54-68页
        4.1.1 自然环境与疫灾第54-59页
        4.1.2 社会环境与疫灾第59-68页
    4.2 气候变迁与疫灾第68-72页
        4.2.1 气温高低与疫灾第69-71页
        4.2.2 寒冬年数与疫灾第71-72页
    4.3 自然灾害与疫灾第72-84页
        4.3.1 水灾与疫灾第74-77页
        4.3.2 旱灾与疫灾第77-80页
        4.3.3 地震与疫灾第80-82页
        4.3.4 风灾与疫灾第82-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86-88页
    5.1 结论第86-87页
    5.2 讨论第87-88页
附录第88-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改性石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车门关闭过程中的人耳压力舒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