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

载重100t重载货车振动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重载货车转向架发展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重载货车转向架发展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重载货车转向架发展现状第13-16页
    1.3 车辆振动特性研究概况第16-17页
    1.4 论文主要工作第17-19页
第2章 重载货车振动现象分析第19-31页
    2.1 车辆振动现象描述第19-20页
    2.2 货车运行平稳性指标分析第20-22页
        2.2.1 Sperling平稳性指标分析第20-21页
        2.2.2 GB/T5599-1985平稳性指标分析第21-22页
    2.3 车辆系统振动特性分析第22-30页
        2.3.1 货车单自由度自由振动分析第22-25页
        2.3.2 货车单自由度强迫振动分析第25-27页
        2.3.3 货车车辆系统振动分析第27-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车辆系统多刚体动力学建模第31-46页
    3.1 结构及设计参数第31-33页
    3.2 货车动力学建模前处理第33-38页
        3.2.1 建模基本假设第33页
        3.2.2 模型中非线性关系处理第33-38页
        3.2.3 轨道激励第38页
    3.3 车辆动力学模型第38-42页
        3.3.1 实体斜楔车辆动力学模型第39-40页
        3.3.2 相对摩擦系数车辆动力学模型第40-42页
    3.4 两种模型振动特性对比第42-45页
        3.4.1 车体振动响应对比分析第42-43页
        3.4.2 摩擦减振性能对比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计算第46-56页
    4.1 动力学性能评定标准第46-47页
        4.1.1 轮轨横向力标准第46页
        4.1.2 轮轴横向力标准第46页
        4.1.3 脱轨系数标准第46-47页
        4.1.4 轮重减载率标准第47页
        4.1.5 倾覆系数标准第47页
        4.1.6 运行平稳性标准第47页
    4.2 车辆运行稳定性计算第47-49页
        4.2.1 运行稳定性计算原理第47-48页
        4.2.2 空、重车蛇行失稳临界速度计算第48-49页
    4.3 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计算第49-52页
        4.3.1 曲线通过性能计算原理第49-50页
        4.3.2 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计算第50-52页
    4.4 车辆直线运行性能计算第52-54页
        4.4.1 直线运行性能计算原理第52页
        4.4.2 车辆运行平稳性计算第52-54页
        4.4.3 车辆直线运行安全性计算第54页
    4.5 动力学仿真计算与线路试验异同对比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影响因素分析及仿真计算验证第56-78页
    5.1 重车工况仿真结果平稳性异常现象分析第56-60页
    5.2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差异定性分析第60-63页
    5.3 副构架弹性对车辆系统振动影响第63-70页
        5.3.1 副构架模态计算第63-65页
        5.3.2 系统子结构分析及刚柔耦合模型建模第65-67页
        5.3.3 刚体模型与刚柔耦合模型振动响应对比分析第67-70页
    5.4 车轮偏心对车辆平稳性指标影响第70-73页
    5.5 悬挂参数对车辆平稳性指标影响第73-77页
        5.5.1 一系悬挂垂向刚度对车辆平稳性指标影响第73-75页
        5.5.2 相对摩擦系数对车辆平稳性指标影响第75-77页
    5.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H5型动车组万向轴动不平衡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横风作用下车辆运行安全性简化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