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二、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5-17页
        一、研究创新之处第15-16页
        二、研究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第17-23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第17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第17-20页
        一、强调数据驱动运营第18页
        二、客户服务高效便捷第18-19页
        三、交易过程低成本化第19页
        四、体现普惠金融理念第19-20页
        五、具有特殊潜在风险第20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一、金融功能理论第21页
        二、“二次脱媒”理论第21-22页
        三、普惠金融理论第22-23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23-57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第23-44页
        一、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第23-26页
        二、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第26-44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第44-54页
        一、第三方支付模式第45-46页
        二、互联网理财第46-48页
        三、P2P网络借贷模式第48-50页
        四、众筹融资模式第50-53页
        五、虚拟货币第53-54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第54-57页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第54-55页
        二、互联网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第55页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和产品更加个性化第55-57页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概述第57-63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属性第57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种类第57-61页
        一、信用风险第58-59页
        二、技术风险第59-60页
        三、流动性风险第60页
        四、法律风险第60-61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第61-63页
        一、风险的复杂性第61页
        二、风险的高传染性第61页
        三、风险的可控性低第61-62页
        四、风险监管更加困难第62-63页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第63-73页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3-65页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63-64页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第64-65页
        三、评价数据的来源第65页
    第二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价第65-73页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65-66页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第66-68页
        三、实证结果分析第68-73页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第73-79页
    第一节 美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经验第73-75页
    第二节 英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经验第75-76页
    第三节 欧盟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经验第76-77页
    第四节 国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77-79页
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第79-83页
    第一节 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第79-80页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制度第79页
        二、建立专业化的征信机构第79-80页
        三、统一征信标准,建立征信信息共享机制第80页
    第二节 构建健全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安全体系第80-81页
    第三节 完善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法律体系第81页
        一、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第81页
        二、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第81页
    第四节 促进互联网金融监管合作第81-83页
        一、加强监管主体之间的横向协调第81-82页
        二、加强中央和地方的纵向协调监管第82页
        三、加强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之间的协调作用第82-83页
附录1: 2015-2016年部分网贷平台相关指标月度统计数据第83-90页
附录2: 部分网贷平台相关指标取平均值后的数值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7-99页
致谢第99-101页
个人简历第101-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商业银行宜春分行新生代员工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下一篇:经济伦理视域下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