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合成树脂及塑料论文--工程塑料论文

PBT/PC共混体系增韧改性与酯交换抑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11页
绪论第11-27页
    0.1 共混物改性的意义第11页
    0.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简介第11-18页
        0.2.1 概述第11-12页
        0.2.2 性能第12-13页
        0.2.3 PBT树脂改性第13-18页
    0.3 聚碳酸酯(PC)简介第18-20页
        0.3.1 概述第18页
        0.3.2 性能第18-19页
        0.3.3 PC树脂改性第19-20页
    0.4 PBT/PC共混体系的研究第20-25页
        0.4.1 PBT/PC共混体系的酯交换反应第21-22页
        0.4.2 PBT/PC共混改性进展第22-25页
    0.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创新点第25-27页
        0.5.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25页
        0.5.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0.5.3 创新点第26-27页
第一章 扩链剂ADR4370F对PTW增韧的PBT/PC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第27-45页
    1.1 前言第27-28页
    1.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1.2.1 实验材料第28页
        1.2.2 实验设备第28页
        1.2.3 试样制备第28-29页
        1.2.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29-30页
    1.3 结果与讨论第30-43页
        1.3.1 力学性能分析第30-31页
        1.3.2 动态流变分析第31-36页
        1.3.3 SEM相形态分析第36-38页
        1.3.4 DSC分析第38-40页
        1.3.5 DMA分析第40-43页
    1.4 结论第43-45页
第二章 不同活性基团反应次序对PBT/PC/PTW/ADR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第45-57页
    2.1 前言第45页
    2.2 实验部分第45-48页
        2.2.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2.2.2 实验设备第46页
        2.2.3 试样制备第46-47页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47-4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2.3.1 SEM相形态分析第48-50页
        2.3.2 动态流变分析第50-52页
        2.3.3 力学性能分析第52-54页
        2.3.4 DSC分析第54-56页
    2.4 结论第56-57页
第三章 酯交换抑制剂NaH_2PO_4对MBS增韧的PBT/PC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第57-67页
    3.1 前言第57-58页
    3.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3.2.1 实验材料第58页
        3.2.2 实验设备第58-59页
        3.2.3 试样制备第59页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59-6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3.3.1 SEM相形态分析第60-62页
        3.3.2 力学性能分析第62-63页
        3.3.3 DSC分析第63-65页
        3.3.4 DMA分析第65-66页
    3.4 结论第66-6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1页
    4.1 结论第67-69页
    4.2 不足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9-81页
致谢第81-83页
索引第83-85页
个人简历第85-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催化柠檬醛合成(R)-香茅醛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sRNA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