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1.1 公司简介 | 第7-8页 |
1.1.2 公司在国内市场经营现状和存在的营销问题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1-15页 |
2.1 营销概念及原理 | 第11-12页 |
2.2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第12-15页 |
2.2.1 营销组合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2.2.2 营销策略理论的演化 | 第12-13页 |
2.2.3 STP理论回顾 | 第13-14页 |
2.2.4 4P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3 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 第15-28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15-21页 |
3.1.1 政治环境 | 第15-16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16-17页 |
3.1.3 社会环境 | 第17-18页 |
3.1.4 人口环境 | 第18-19页 |
3.1.5 技术和法律法规环境 | 第19-21页 |
3.2 行业与竞争分析 | 第21-25页 |
3.2.1 行业发展状况 | 第21-22页 |
3.2.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第22-23页 |
3.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第23-25页 |
3.3 市场与客户分析 | 第25-27页 |
3.3.1 市场需求 | 第25-26页 |
3.3.2 客户需求与购买行为分析 | 第26-27页 |
3.4 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27-28页 |
3.4.1 机遇分析 | 第27页 |
3.4.2 威胁分析 | 第27-28页 |
4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第28-34页 |
4.1 能力分析 | 第28-30页 |
4.1.1 研发和生产能力 | 第28页 |
4.1.2 质量和安全控制能力 | 第28-29页 |
4.1.3 营销能力 | 第29页 |
4.1.4 融资能力 | 第29-30页 |
4.2 资源分析 | 第30-32页 |
4.2.1 客户资源 | 第30页 |
4.2.2 人力资源 | 第30-31页 |
4.2.3 品牌资源 | 第31页 |
4.2.4 专利和商标资源 | 第31-32页 |
4.3 安德公司优劣势分析 | 第32-34页 |
4.3.1 优势分析 | 第33页 |
4.3.2 劣势分析 | 第33-34页 |
5 安德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 | 第34-46页 |
5.1 目标市场决策 | 第34-36页 |
5.1.1 市场细分 | 第34页 |
5.1.2 选择目标市场 | 第34-35页 |
5.1.3 市场定位 | 第35-36页 |
5.2 产品策略 | 第36-38页 |
5.2.1 产品改进策略 | 第36页 |
5.2.2 产品组合策略 | 第36-37页 |
5.2.3 新产品策略 | 第37-38页 |
5.2.4 品牌延伸策略 | 第38页 |
5.3 定价策略 | 第38-42页 |
5.3.1 市场导向定价策略 | 第39页 |
5.3.2 客户价值定价策略 | 第39-41页 |
5.3.3 新产品定价策略 | 第41-42页 |
5.4 渠道策略 | 第42-44页 |
5.4.1 直接渠道 | 第42页 |
5.4.2 间接渠道 | 第42-43页 |
5.4.3 宽渠道 | 第43页 |
5.4.4 多营销渠道 | 第43-44页 |
5.5 促销策略 | 第44-46页 |
5.5.1 人员促销 | 第44页 |
5.5.2 广告 | 第44-45页 |
5.5.3 公共关系 | 第45页 |
5.5.4 互联网传播和网上促销 | 第45-46页 |
6 安德公司的保障措施 | 第46-48页 |
6.1 营销团队的建设和激励体系 | 第46页 |
6.1.1 营销团队的建设 | 第46页 |
6.1.2 营销团队的激励体系 | 第46页 |
6.2 营销调研系统 | 第46-48页 |
6.2.1 建立营销调研系统 | 第46-47页 |
6.2.2 系统数据的收集和应用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