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职业高中师生冲突对双边关系影响的教育人种志研究--以四川Y职业高中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6页
    一、研究缘起第8-9页
        (一)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冲突问题突出第8页
        (二)个人经验与感触第8-9页
        (三)教育人种志研究为师生冲突行为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第9页
    二、核心概念解读第9-15页
        (一)师生冲突第9-14页
        (二)师生关系内涵解析第14页
        (三)职业高中内涵解析第14页
        (四)教育人种志第14-15页
    三、文献综述第15-22页
        (一)国内文献概述第15-20页
        (二)国外研究概述第20-22页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一)研究目的第22页
        (二)研究意义第22-23页
    五、研究设计第23-26页
        (一)研究思路第23-25页
        (二)研究方法第25-26页
第二章 初入Y校,整体感知第26-38页
    一、Y校整体概况第26-28页
        (一)校园概貌第26页
        (二)校园观察的一天第26-28页
    二、局内人的看法第28-38页
        (一)学生谈师生冲突第28-31页
        (二)教师谈师生冲突第31-36页
        (三)管理层谈师生冲突第36-38页
第三章 基于教育者角色下的师生冲突——职业中的平凡人第38-65页
    一、我想教好,你不学好——长期隐性冲突对师生关系强大的破坏力第38-43页
        (一)课堂中失落无奈的老师与低着头的学生第38-39页
        (二)课堂纪律的背后透射着隐性的冲突与对立第39-41页
        (三)交谈中的心理或已预示了冲突的必然发生第41-42页
        (四)结局:最终选择离开第42-43页
    二、教师连锁反应下的不当选择——对抗性冲突中的危险与机遇第43-56页
        (一)应激之下老师的冲动行为第44页
        (二)师生相处的常态:课堂上“多面”的老师与随心所欲的学生第44-45页
        (三)对抗性冲突后的教师与学生第45-50页
        (四)冲突后老师努力、学生配合下关系的重建第50-52页
        (五)归于平静,更好的师生关系第52-56页
    三、教师班级管理中的不当与疏忽——小冲突不能破坏已有的良好关系第56-65页
        (一)冲突后老师的无助、失落——苏老师的来电第56-57页
        (二)教师对师生冲突事件的控制力是微弱的第57-58页
        (三)冷静后学生对冲突事件的客观认知第58-60页
        (四)冲突事件后老师的理性回归——反思与自责第60-61页
        (五)师生冲突:谁都不想却难以避免第61-63页
        (六)冲突事件不足以破坏师生已有的良好关系第63-65页
第四章 基于学生自主需要下的师生冲突——学校中的无助者第65-83页
    一、我想学好,你不教好——隐性冲突下难以挽回的师生关系第65-70页
        (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第65-67页
        (二)学生求知需求长期不满足下的隐性冲突与对立第67-68页
        (三)冲突后学生不同需要下双边关系的不同走向第68-70页
    二、我渴望你的关注、信任与认可——师生关系中学生最本真的需求第70-75页
        (一)突发的口角第70-71页
        (二)各方感知的差异预示着冲突的必然发生第71-72页
        (三)冲突的发生透射着双边关系中的问题第72-74页
        (四)虽有冲突,依然爱你第74-75页
    三、我希望能平等地对话——地位的不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第75-83页
        (一)低着头的学生与语重心长的老师第76页
        (二)事件中学生的描述与认知第76-79页
        (三)不平等地位下学生的不满——我们只想知道真相第79-80页
        (四)双方妥协下冲突化解——师生关系得以修复第80-83页
第五章 师生冲突后双方生活终会回归常态第83-89页
    一、风波终会归于平静,生活依旧在继续第83-86页
    二、不管冲突后双边关系走向如何,都丰富着师生彼此的人生第86-89页
第六章 透过师生冲突事件探寻更好双边关系的建立第89-97页
    一、冲突事件后师生关系的走向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第89-92页
        (一)师生对冲突事件的认知和态度第89页
        (二)教师的应对措施与学生的配合程度第89-90页
        (三)先前的师生关系第90-91页
        (四)教师的职业状态和学生的现实状况第91页
        (五)师生双方责任承担的态度与意识第91-92页
    二、师生冲突中双方的行为选择有各自的缘由第92-93页
        (一)教师:职业中的平凡人第92-93页
        (二)学生:学校中的无助者第93页
    三、用理性连接善与职业责任成就更好师生关系第93-97页
        (一)教师,相对充分社会化的职业人,责任的首要承担者第94-95页
        (二)学生,有自我完善能力的有待充分社会化的人,有待觉醒的承担者第95-97页
结语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附录一 师生谈师生冲突访谈提纲第100-101页
附录二 着火与打人事件相关人员访谈提纲第101-102页
附录三 16级 5 班学生与余老师冲突事件相关人员访谈提纲第102-103页
附录四 郑老师与16级 9 班学生冲突事件相关人员访谈提纲第103-104页
附录五 苏老师体罚学生事件相关人员访谈提纲第104-105页
附录六 张美玲与苏老师冲突事件相关人员访谈提纲第105-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6-107页
后记第107-109页
附件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剧艺术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产教融合政策视域下J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