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第一节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 第26-36页 |
第一节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概况 | 第26-29页 |
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务社会工作概况 | 第26-27页 |
二、东方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概况 | 第27-29页 |
第二节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者个人情况 | 第29-30页 |
第三节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管理状况 | 第30-33页 |
一、保健因素的作用 | 第30-32页 |
二、激励因素的作用 | 第32-33页 |
第四节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特点 | 第33-36页 |
一、具有固定工作岗位 | 第33-34页 |
二、具备专门类别活动内容 | 第34-35页 |
三、得到社会初步认可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政策领域的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一、缺乏医务社会工作者用人制度 | 第36-37页 |
二、缺乏医务社会工作相关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教育领域的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一、医务社会工作教育途径较少 | 第38-39页 |
二、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内容不全 | 第39页 |
第三节 实务领域的问题分析 | 第39-41页 |
一、医务社会工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 第39-40页 |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度低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 第41-50页 |
第一节 国外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 第41-45页 |
一、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 第41-43页 |
二、欧洲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 第43-44页 |
三、日本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国内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 第45-47页 |
一、香港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 第45-46页 |
二、台湾医务社会发展状况 | 第46页 |
三、内地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对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的借鉴作用 | 第47-50页 |
第六章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 第50-59页 |
第一节 完善基本政策 | 第50-54页 |
一、落实人事制度 | 第50-51页 |
二、建立认证评价制度 | 第51-53页 |
三、推进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改革教育培训模式 | 第54-56页 |
一、健全教育制度 | 第54-55页 |
二、充实在职培训制度 | 第55-56页 |
第三节 探索实务模式 | 第56-59页 |
一、鼓励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门 | 第56页 |
二、加强宣传力度 | 第56-57页 |
三、彰显专业价值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