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4-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7页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与不足 | 第27-3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7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1.3.3 创新与不足 | 第28-30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30-48页 |
2.1 国家理论 | 第30-35页 |
2.1.1 主流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 第30-31页 |
2.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 第31-34页 |
2.1.3 马克思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 第34-35页 |
2.2 产权理论 | 第35-37页 |
2.2.1 产权的概念 | 第35页 |
2.2.2 科斯定理 | 第35-37页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37-43页 |
2.3.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37-39页 |
2.3.2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 第39-41页 |
2.3.3 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 第41-43页 |
2.4 诺思的适应性效率理论 | 第43-48页 |
2.4.1 适应性效率的提出 | 第43-44页 |
2.4.2 适应性效率的概念 | 第44-45页 |
2.4.3 适应性效率的内涵 | 第45-48页 |
第3章 中国保险制度的变迁 | 第48-61页 |
3.1 国家在保险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第48-49页 |
3.2 中国保险制度的变迁与选择 | 第49-54页 |
3.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保险制度:财政型保险制度 | 第49-51页 |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保险制度:金融型保险制度 | 第51-54页 |
3.3 保险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54-61页 |
3.3.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第54-57页 |
3.3.2 保险制度变迁的效果评价 | 第57-58页 |
3.3.3 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第4章 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的适应性效率评价 | 第61-83页 |
4.1 制度的适应性效率评价标准 | 第61-64页 |
4.1.1 诺思的交易费用标准 | 第61-62页 |
4.1.2 王玉海的经济剩余标准 | 第62-63页 |
4.1.3 本文的适应性效率评价标准 | 第63-64页 |
4.2 中国保险制度适应性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64-67页 |
4.2.1 适应性效率下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65-66页 |
4.2.2 中国保险制度适应性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66-67页 |
4.3 中国保险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67-83页 |
4.3.1 实证研究的方案设计 | 第67-71页 |
4.3.2 保险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71-81页 |
4.3.3 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第5章 中国保险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83-104页 |
5.1 适应性效率缺失的根本原因:国家主导 | 第83-95页 |
5.1.1 保险产权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83-90页 |
5.1.2 保险监管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90-93页 |
5.1.3 保险市场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93-95页 |
5.2 适应性效率缺失下变迁的动力:合作剩余 | 第95-104页 |
5.2.1 经济剩余与合作剩余 | 第95-96页 |
5.2.2 保险制度变迁中合作剩余的实证研究 | 第96-101页 |
5.2.3 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力与效果:合作剩余 | 第101-104页 |
第6章 中国保险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改进的若干思考 | 第104-128页 |
6.1 欧洲与中国保险制度变迁之比较与借鉴 | 第104-108页 |
6.1.1 欧洲保险制度演进分析 | 第104-106页 |
6.1.2 中国保险制度演进分析 | 第106-108页 |
6.2 适应性效率视角下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的主要问题 | 第108-112页 |
6.2.1 制度的二重结构与适应性效率的冲突 | 第108-109页 |
6.2.2 保险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适应性效率的冲突 | 第109-110页 |
6.2.3 制度供需不协调与适应性效率的冲突 | 第110-112页 |
6.3 中国保险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改进的对策建议 | 第112-126页 |
6.3.1 实行经济民主以限制上层结构过于集中的权利 | 第112-115页 |
6.3.2 加强保险行业协会作用以培育壮大中间结构 | 第115-119页 |
6.3.3 发展中小保险企业以充实下层结构 | 第119-123页 |
6.3.4 推进渐进式改革以减少路径依赖 | 第123-126页 |
6.4 结论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5-136页 |
后记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