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4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创新第11-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1 低碳经济概念界定第14-15页
    1.2 引进FDI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1 引进FDI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第15-16页
        1.2.2 相关领域国际报告的简要综述第16-18页
2 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第18-25页
    2.1 相关领域的主流理论观点第18-21页
        2.1.1 "污染避难所"假说第18-19页
        2.1.2 产业转移论第19-21页
        2.1.3 波特假说第21页
    2.2 经济学根源第21-25页
        2.2.1 市场失灵第21-23页
        2.2.2 政府失灵第23-25页
3 FDI的引进给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压力第25-28页
    3.1 我国引进FDI的历史沿革第25-26页
    3.2 FDI的引进给我国能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第26-28页
4 我国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第28-33页
    4.1 FDI和原油消耗之间的回归分析第28-30页
        4.1.1 拟合优度检验第29页
        4.1.2 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第29页
        4.1.3 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第29-30页
    4.2 FDI和煤炭消耗之间的回归分析第30-31页
        4.2.1 拟合优度检验第30-31页
        4.2.2 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第31页
        4.2.3 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第31页
    4.3 FDI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之间的回归分析第31-33页
        4.3.1 拟合优度检验第32页
        4.3.2 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第32页
        4.3.3 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第32-33页
5 我国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表现第33-36页
    5.1 FDI集中投向我国"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第33页
    5.2 FDI企业在我国环保违规第33-34页
    5.3 ODS及产品生产通过FDI向我国转移第34-35页
    5.4 有害技术和设备通过FDI向我国转移第35-36页
6 我国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原因分析第36-43页
    6.1 尚未完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第36页
    6.2 尚处于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36-38页
        6.2.1 发展工业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第36-37页
        6.2.2 FDI是现阶段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37页
        6.2.3 现阶段的FDI准入门槛依然偏低第37-38页
    6.3 短期内无法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第38页
    6.4 尚未完全形成科学的集约型发展方式第38-39页
    6.5 缺乏有效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第39-40页
        6.5.1 现有国内法制难以保障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第39页
        6.5.2 现有国际法规难以保障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第39-40页
    6.6 缺乏有效管FDI企业行为的管理制度第40-41页
        6.6.1 行政管理制度缺失第40-41页
        6.6.2 市场管理制度缺失第41页
    6.7 欠缺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尖端科技第41-43页
        6.7.1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第41-42页
        6.7.2 高新技术转让受阻第42页
        6.7.3 高新技术吸收低效第42-43页
7 我国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对策建议第43-52页
    7.1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基本原则转变发展理念第43页
    7.2 以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为目标优化FDI投资结构第43-45页
    7.3 以调整加工贸易为手段合理引导FDI第45页
        7.3.1 完善加工贸易目录第45页
        7.3.2 开征环境补偿进口税第45页
    7.4 以长期利益为着眼点提高当前FDI准入门槛第45-46页
    7.5 以促进节能减排为目标调整能源结构第46-47页
        7.5.1 加速清洁能源的开发及推广第46页
        7.5.2 提高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第46-47页
    7.6 以保护环境、能源为出发点完善法律法规第47-48页
        7.6.1 完善保护环境、能源的立法第47-48页
        7.6.2 加大环境、能源执法力度第48页
        7.6.3 在法制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第48页
    7.7 以科学管理FDI企业行为为重心完善管理制度第48-51页
        7.7.1 健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税收机制第48-49页
        7.7.2 建立资源定价机制第49-50页
        7.7.3 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场第50页
        7.7.4 开发环境污染责任险第50-51页
    7.8 以加快低碳经济发展为目标加速科技创新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业税的国际借鉴与我国改革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