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11-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1 低碳经济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2 引进FDI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2.1 引进FDI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2 相关领域国际报告的简要综述 | 第16-18页 |
2 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2.1 相关领域的主流理论观点 | 第18-21页 |
2.1.1 "污染避难所"假说 | 第18-19页 |
2.1.2 产业转移论 | 第19-21页 |
2.1.3 波特假说 | 第21页 |
2.2 经济学根源 | 第21-25页 |
2.2.1 市场失灵 | 第21-23页 |
2.2.2 政府失灵 | 第23-25页 |
3 FDI的引进给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压力 | 第25-28页 |
3.1 我国引进FDI的历史沿革 | 第25-26页 |
3.2 FDI的引进给我国能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 | 第26-28页 |
4 我国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8-33页 |
4.1 FDI和原油消耗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28-30页 |
4.1.1 拟合优度检验 | 第29页 |
4.1.2 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 | 第29页 |
4.1.3 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 第29-30页 |
4.2 FDI和煤炭消耗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30-31页 |
4.2.1 拟合优度检验 | 第30-31页 |
4.2.2 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 | 第31页 |
4.2.3 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 第31页 |
4.3 FDI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31-33页 |
4.3.1 拟合优度检验 | 第32页 |
4.3.2 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 | 第32页 |
4.3.3 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 第32-33页 |
5 我国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表现 | 第33-36页 |
5.1 FDI集中投向我国"高污染、高能耗"行业 | 第33页 |
5.2 FDI企业在我国环保违规 | 第33-34页 |
5.3 ODS及产品生产通过FDI向我国转移 | 第34-35页 |
5.4 有害技术和设备通过FDI向我国转移 | 第35-36页 |
6 我国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36-43页 |
6.1 尚未完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 第36页 |
6.2 尚处于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第36-38页 |
6.2.1 发展工业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 | 第36-37页 |
6.2.2 FDI是现阶段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第37页 |
6.2.3 现阶段的FDI准入门槛依然偏低 | 第37-38页 |
6.3 短期内无法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 | 第38页 |
6.4 尚未完全形成科学的集约型发展方式 | 第38-39页 |
6.5 缺乏有效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 | 第39-40页 |
6.5.1 现有国内法制难以保障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 第39页 |
6.5.2 现有国际法规难以保障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 第39-40页 |
6.6 缺乏有效管FDI企业行为的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6.6.1 行政管理制度缺失 | 第40-41页 |
6.6.2 市场管理制度缺失 | 第41页 |
6.7 欠缺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尖端科技 | 第41-43页 |
6.7.1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第41-42页 |
6.7.2 高新技术转让受阻 | 第42页 |
6.7.3 高新技术吸收低效 | 第42-43页 |
7 我国引进FDI对发展低碳经济影响的对策建议 | 第43-52页 |
7.1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基本原则转变发展理念 | 第43页 |
7.2 以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为目标优化FDI投资结构 | 第43-45页 |
7.3 以调整加工贸易为手段合理引导FDI | 第45页 |
7.3.1 完善加工贸易目录 | 第45页 |
7.3.2 开征环境补偿进口税 | 第45页 |
7.4 以长期利益为着眼点提高当前FDI准入门槛 | 第45-46页 |
7.5 以促进节能减排为目标调整能源结构 | 第46-47页 |
7.5.1 加速清洁能源的开发及推广 | 第46页 |
7.5.2 提高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 | 第46-47页 |
7.6 以保护环境、能源为出发点完善法律法规 | 第47-48页 |
7.6.1 完善保护环境、能源的立法 | 第47-48页 |
7.6.2 加大环境、能源执法力度 | 第48页 |
7.6.3 在法制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 第48页 |
7.7 以科学管理FDI企业行为为重心完善管理制度 | 第48-51页 |
7.7.1 健全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税收机制 | 第48-49页 |
7.7.2 建立资源定价机制 | 第49-50页 |
7.7.3 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场 | 第50页 |
7.7.4 开发环境污染责任险 | 第50-51页 |
7.8 以加快低碳经济发展为目标加速科技创新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