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s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9-10页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9页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9-1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2 物业税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1-15页 |
2.1 物业税的内涵 | 第11页 |
2.2 征收物业税的理论概述 | 第11-13页 |
2.2.1 收益论简介 | 第11-12页 |
2.2.2 新论简介 | 第12页 |
2.2.3 其他一些观点 | 第12-13页 |
2.3 物业税的类型 | 第13-15页 |
2.3.1 土地政策型 | 第13页 |
2.3.2 财政收入型 | 第13页 |
2.3.3 混合型 | 第13-15页 |
3 我国房地产税制现状、问题分析 | 第15-23页 |
3.1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变迁 | 第15-16页 |
3.2 我国现阶段房地产税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1页 |
3.2.1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状况 | 第16-18页 |
3.2.2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发生环节 | 第18-19页 |
3.2.3 当前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3.3 我国开征物业税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3页 |
3.3.1 征收物业税有利于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 第21页 |
3.3.2 征收物业税有利于优化房地产税制 | 第21-22页 |
3.3.3 征收物业税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 第22页 |
3.3.4 征收物业税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其向公共建设、公共服务方向发展 | 第22-23页 |
4 发达国家及地区房地产税制的比较分析 | 第23-33页 |
4.1 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税制改革经验 | 第23-29页 |
4.1.1 英国 | 第23-24页 |
4.1.2 韩国 | 第24-25页 |
4.1.3 日本 | 第25-28页 |
4.1.4 我国香港地区房地产税制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4.2 发达国家及地区房地产税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3页 |
4.2.1 成熟房地产税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重存轻流" | 第29-30页 |
4.2.2 奉行"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 | 第30-31页 |
4.2.3 "明确税负、减少收费"是成功房地产税费制度的另一重要特征 | 第31页 |
4.2.4 完善的配套措施是成功房地产税制的重要特点 | 第31-33页 |
5 开征物业税对我国宏观经济与相关领域的影响分析 | 第33-38页 |
5.1 开征物业税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 第33-34页 |
5.2 开征物业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4-36页 |
5.3 开征物业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36-38页 |
6 开征物业税的制度设计研究 | 第38-45页 |
6.1 关于物业税制度设计的理论探讨 | 第38-39页 |
6.1.1 基本框架问题的探讨 | 第38页 |
6.1.2 物业税的价值评估方法类型研究 | 第38-39页 |
6.2 目前物业税"空转"的基本模式 | 第39-40页 |
6.3 我国开征物业税的税制设计 | 第40-42页 |
6.3.1 物业税的归属问题 | 第40页 |
6.3.2 物业税应遵循的征税原则 | 第40-41页 |
6.3.3 纳税义务人 | 第41-42页 |
6.3.4 课征对象 | 第42页 |
6.3.5 物业税的课征范围 | 第42页 |
6.4 物业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 | 第42-43页 |
6.4.1 计税依据 | 第42-43页 |
6.4.2 税率 | 第43页 |
6.5 物业税的税收优惠 | 第43-45页 |
7 完善物业税所需的配套政策 | 第45-47页 |
7.1 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改"批租制"为"年租制" | 第45页 |
7.2 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将征收和管理的权限下放 | 第45页 |
7.3 建立完善的房地产评估制度 | 第45-46页 |
7.4 物业税的申诉安排 | 第46页 |
7.5 建立完备的产权制度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