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 第11页 |
1.2.2 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 | 第11-14页 |
1.2.3 SBR 好氧颗粒反应器内水动力学概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17-25页 |
2.1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 | 第17-22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17页 |
2.1.2 实验的操作条件 | 第17-18页 |
2.1.3 颗粒污泥培养结果 | 第18-22页 |
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22-25页 |
2.2.1 颗粒粒径的确定 | 第22-23页 |
2.2.2 气泡直径的确定 | 第23-24页 |
2.2.3 颗粒密度的确定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数值模型与方法 | 第25-38页 |
3.1 数学模型 | 第25-30页 |
3.1.1 模型的确定 | 第25-29页 |
3.1.2 微分方程的离散方法 | 第29-30页 |
3.1.3 微分方程的离散格式 | 第30页 |
3.2 网格的划分 | 第30-36页 |
3.2.1 两相流网格的划分 | 第30-34页 |
3.2.2 三相流网格的划分 | 第34-36页 |
3.3 边界条件 | 第36-38页 |
3.3.1 两相流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6-37页 |
3.3.2 三相流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 | 第38-50页 |
4.1 不同搅拌桨转速下反应器内流体动力学行为 | 第38-42页 |
4.1.1 叶轮中心处压力场 | 第38-39页 |
4.1.2 搅拌桨转速对气含率的影响 | 第39-42页 |
4.2 不同高径比 H/D 下反应器内的流体动力学行为 | 第42-46页 |
4.2.1 气含率分布 | 第42-43页 |
4.2.2 气相轴向速度分布 | 第43-44页 |
4.2.3 液相轴向速度分布 | 第44-46页 |
4.3 不同曝气量下反应器内的流体动力学行为 | 第46-50页 |
第五章 反应器内气-液-固三相流体动力学特性 | 第50-72页 |
5.1 单孔曝气条件下的流体动力学行为 | 第51-62页 |
5.1.1 表观气速对流场的影响 | 第52-56页 |
5.1.2 表观气速对气—固含率分布的影响 | 第56-58页 |
5.1.3 气含率的影响因素 | 第58-60页 |
5.1.4 固含率的影响因素 | 第60-62页 |
5.2 多孔曝气条件下的流体动力学行为 | 第62-64页 |
5.2.1 表观气速对多孔曝气反应器速度场的影响 | 第62-64页 |
5.2.2 整体气含率分布 | 第64页 |
5.3 圆底反应器条件下的流体动力学行为 | 第64-66页 |
5.3.1 表观气速对椭圆底反应器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2 高径比 H/D 对反应器内部固含率分布的影响 | 第65-66页 |
5.4 不同类型反应器内的流体动力学行为的对比 | 第66-72页 |
5.4.1 不同表观气速下不同 SBR 内气相速度 | 第66-71页 |
5.4.2 不同 SBR 内的气含率分布特性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硕士阶段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