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3 创新点 | 第20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低碳技术路线的理论基础 | 第21-38页 |
2.1 低碳技术的界定 | 第21-25页 |
2.1.1 低碳技术的内涵 | 第21页 |
2.1.2 低碳技术的特性 | 第21-23页 |
2.1.3 低碳技术的目标与任务 | 第23页 |
2.1.4 低碳技术的内容与领域 | 第23-25页 |
2.2 技术路线图的界定 | 第25-33页 |
2.2.1 技术路线图的产生与发展 | 第25-28页 |
2.2.2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 | 第28-29页 |
2.2.3 技术路线图的特征 | 第29-30页 |
2.2.4 技术路线图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 第30-31页 |
2.2.5 技术路线图是技术认知发展的必然 | 第31-33页 |
2.3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界定 | 第33-37页 |
2.3.1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定义 | 第33页 |
2.3.2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特征 | 第33-36页 |
2.3.3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作用与意义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低碳技术路线图与低碳技术发展 | 第38-44页 |
3.1 低碳技术路线图对低碳技术发展的影响 | 第38-40页 |
3.1.1 对创新主体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2 对创新网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3 对支撑服务体系的影响 | 第40页 |
3.2 低碳技术路线图对低碳技术发展的作用 | 第40-43页 |
3.2.1 提升低碳技术能力 | 第40-41页 |
3.2.2 增强低碳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能力 | 第41-42页 |
3.2.3 增强低碳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能力 | 第42页 |
3.2.4 有利于低碳技术创新链的构建 | 第42-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低碳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分析 | 第44-54页 |
4.1 低碳技术路线图制定动因分析 | 第44-46页 |
4.1.1 低碳技术的目标 | 第44页 |
4.1.2 低碳技术的SWOT-PEST分析 | 第44-45页 |
4.1.3 低碳技术的驱动力 | 第45-46页 |
4.2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绘制方法 | 第46-52页 |
4.2.1 低碳技术的选择 | 第46页 |
4.2.2 低碳技术的预见方法 | 第46-51页 |
4.2.3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制定 | 第51-52页 |
4.3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后续管理 | 第52-53页 |
4.3.1 技术路线图的评价和验证 | 第52页 |
4.3.2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实施 | 第52-53页 |
4.3.3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更新修正 | 第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利用低碳技术路线图发展低碳技术的建议 | 第54-59页 |
5.1 立足我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现状 | 第54-56页 |
5.1.1 在适当时机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战略 | 第54-55页 |
5.1.2 建立有利于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市场环境 | 第55-56页 |
5.2 扩大技术路线图参与主体 | 第56-57页 |
5.3 注重技术路线图制作流程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