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权竞合理论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请求权竞合概述 | 第9-15页 |
| 第一节 请求权竞合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9-12页 |
| 一、请求权竞合的概念 | 第9-10页 |
| 二、请求权竞合的特征 | 第10-12页 |
| 第二节 请求权竞合的成因 | 第12-14页 |
| 第三节 请求权竞合的后果 | 第14-15页 |
| 一、实体法上的后果 | 第14页 |
| 二、程序法上的后果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域内外请求权竞合理论与实践 | 第15-35页 |
| 第一节 域外请求权竞合理论与实践 | 第15-27页 |
| 一、德国 | 第15-20页 |
| 二、法国 | 第20-22页 |
| 三、日本 | 第22-25页 |
| 四、英国 | 第25页 |
| 五、美国 | 第25-27页 |
| 第二节 我国请求权竞合理论与实践 | 第27-31页 |
| 一、学理态度 | 第27-29页 |
| 二、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29-31页 |
| 第三节 域内外请求权竞合理论与实践之比较 | 第31-35页 |
| 一、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着眼点之比较 | 第31-32页 |
| 二、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具体模式之比较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请求权竞合问题在中国的解决 | 第35-40页 |
| 第一节 解决请求权竞合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法官释明模式在中国的构建 | 第38-40页 |
| 一、实体法对请求权竞合的承认 | 第38-39页 |
| 二、诉讼标的理论的改革 | 第39页 |
| 三、请求权竞合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行使及其限制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2页 |
| 注释 | 第42-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