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9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14-24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4-2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1.2.3 研究目的 | 第22-2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3页 |
1.3.1 国外现状 | 第24-27页 |
1.3.2 国内现状 | 第27-31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差异 | 第31-33页 |
1.4 课题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及方法 | 第33-36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1.4.3 研究范围 | 第34-35页 |
1.4.4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6-37页 |
1.6 课题研究框架 | 第37-39页 |
第2章 公共建筑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体系设想 | 第39-82页 |
2.1 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内容差异剖析 | 第39-50页 |
2.1.1 改造方案设计说明差异 | 第40-45页 |
2.1.2 改造方案设计图纸差异 | 第45-49页 |
2.1.3 改造方案设计其他差异 | 第49-50页 |
2.2 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的“对标”诠释 | 第50-62页 |
2.2.1 场地改造设计“对标”分析 | 第50-53页 |
2.2.2 建筑改造设计“对标”分析 | 第53-58页 |
2.2.3 物理环境改造指标“对标”分析 | 第58-60页 |
2.2.4 建筑节能改造指标“对标”分析 | 第60-62页 |
2.3 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认证项目的评价因素萃取 | 第62-68页 |
2.3.1 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认证项目的评价统计与分析 | 第62-66页 |
2.3.2 基于既有绿色改造认证项目的评价因素萃取与建构 | 第66-68页 |
2.4 公共建筑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决策现状诠释 | 第68-71页 |
2.4.1 既有建筑改造方案设计评价决策现状解析 | 第68-70页 |
2.4.2 基于既有评价体系的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关键问题解决 | 第70-71页 |
2.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评价体系设想 | 第71-80页 |
2.5.1 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的方法选取 | 第71-75页 |
2.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改造方案评价体系设想 | 第75-8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3章 公共建筑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关键因素解析 | 第82-119页 |
3.1 场地改造方案设计关键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82-94页 |
3.1.1 场地功能改造方案设计 | 第82-85页 |
3.1.2 场地节水改造方案设计 | 第85-87页 |
3.1.3 场地绿化改造方案增设 | 第87-91页 |
3.1.4 场地物理环境改造方案设计 | 第91-94页 |
3.2 建筑改造方案设计关键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94-106页 |
3.2.1 建筑功能改造方案设计 | 第94-98页 |
3.2.2 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设计 | 第98-101页 |
3.2.3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 第101页 |
3.2.4 建筑节水改造方案设计 | 第101-102页 |
3.2.5 建筑材料或构件再利用改造方案设计 | 第102-103页 |
3.2.6 建筑物理环境适应性改造方案设计 | 第103-106页 |
3.3 建筑物理环境改造设计指标关键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106-110页 |
3.3.1 建筑室内外自然通风改造设计指标 | 第106-107页 |
3.3.2 建筑室内自然采光改造设计指标 | 第107-108页 |
3.3.3 建筑室内外噪声环境改造设计指标 | 第108-109页 |
3.3.4 建筑围护结构结露(或发霉)及气密性改造设计指标 | 第109-110页 |
3.4 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指标关键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110-118页 |
3.4.1 建筑体形系数指标 | 第110页 |
3.4.2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指标 | 第110-115页 |
3.4.3 建筑外遮阳系数指标 | 第115-117页 |
3.4.4 建筑地面及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指标 | 第117-11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4章 公共建筑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体系建构 | 第119-157页 |
4.1 基于改造方案评价关键因素的体系建构 | 第119-128页 |
4.1.1 评价体系建构原则 | 第119-120页 |
4.1.2 评价体系结构设计 | 第120-121页 |
4.1.3 评价体系系统搭建 | 第121-128页 |
4.2 基于改造方案评价体系的调查问卷设计 | 第128-131页 |
4.2.1 评价体系比较矩阵实现 | 第128-129页 |
4.2.2 评价体系问卷转化设计 | 第129-130页 |
4.2.3 评价问卷打分专家取选 | 第130-131页 |
4.3 基于改造方案评价问卷的评价权重确定 | 第131-156页 |
4.3.1 权向量计算与判断 | 第131-134页 |
4.3.2 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第134-1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5章 公共建筑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程序实现与检验 | 第157-182页 |
5.1 评价系统的程序设计 | 第157-161页 |
5.1.1 评价系统输入方案设计 | 第157-159页 |
5.1.2 评价系统输出方案设计 | 第159-161页 |
5.2 评价系统的程序实现 | 第161-165页 |
5.2.1 评价系统语言选择 | 第161页 |
5.2.2 评价系统程序实现 | 第161-165页 |
5.3 评价体系的应用检验 | 第165-180页 |
5.3.1 评价体系检验原则 | 第165-166页 |
5.3.2 评价体系评价应用 | 第166-179页 |
5.3.3 评价体系应用判定 | 第179-1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80-182页 |
结论 | 第182-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3页 |
附录1 公共建筑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调查问卷 | 第193-204页 |
附录2 公共建筑改造方案设计绿色评价程序代码 | 第204-2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218-220页 |
致谢 | 第220-221页 |
个人简历 | 第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