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饱和岩土体多场耦合热力学本构理论及模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7页
        1.1.1 岩土体THM耦合问题的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2 岩土体THM耦合问题的关键议题及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岩土体THM耦合问题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1 岩土体THM耦合理论研究第17-19页
        1.2.2 岩土体THM耦合试验研究第19-21页
        1.2.3 THM耦合模型数值求解方法第21-22页
    1.3 应力场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1.3.1 基于经典弹塑性力学的本构模型第22-23页
        1.3.2 基于超塑性理论框架的热力学本构模型第23-24页
        1.3.3 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框架的热力学本构模型第24-25页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25-28页
第2章 基于热力学的饱和岩土体THM耦合理论第28-52页
    2.1 热力学基本理论及概念第28-33页
        2.1.1 熵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第28-29页
        2.1.2 热力学状态变量及热力学平衡态第29页
        2.1.3 热力学恒等式及其理论价值第29-30页
        2.1.4 局域热平衡假设第30页
        2.1.5 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第30-31页
        2.1.6 动力学恒等式及其理论意义第31-32页
        2.1.7 理论框架总结第32-33页
    2.2 颗粒固体的物理特征第33-35页
        2.2.1 颗粒固体的暂态弹性特性第33页
        2.2.2 颗粒固体的颗粒涨落特性第33-35页
    2.3 饱和岩土体THM耦合理论框架的建立第35-44页
        2.3.1 基本物理假定第35页
        2.3.2 基本守恒方程及熵增方程第35-38页
        2.3.3 独立热力学状态变量的选取第38页
        2.3.4 饱和岩土体的热力学恒等式及自由能函数第38-39页
        2.3.5 饱和岩土体耗散体系的确定及其定量第39-42页
        2.3.6“颗粒熵增”方程第42-43页
        2.3.7 饱和岩土体的动力学恒等式第43-44页
    2.4 饱和岩土体THM完全耦合模型第44-50页
        2.4.1 应力场热力学模型第44-47页
        2.4.2 温度场模型及其控制方程第47-49页
        2.4.3 渗流场模型及其控制方程第49-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应力场统一热力学本构模型第52-94页
    3.1 弹性势能密度函数的选择第52-57页
        3.1.1 已有模型第52-55页
        3.1.2 本文所采用的弹性势能密度函数第55-57页
    3.2 弹性势能函数模型的物理特征第57-60页
        3.2.1 热力学弹性稳定条件第57-58页
        3.2.2 极限应力状态面第58-59页
        3.2.3 材料粘性及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第59-60页
    3.3 暂态弹性相关迁移系数模型的修正第60-63页
        3.3.1 模型修正方法一第60-61页
        3.3.2 模型修正方法二第61-62页
        3.3.3 模型修正方法三第62-63页
    3.4 本文模型基于滞回特性的考虑第63-65页
        3.4.1 GSH理论中对于滞回考虑的缺陷第63-65页
        3.4.2 等效修正应变的引入第65页
    3.5 模型特性:以不排水三轴应力路径为例第65-74页
        3.5.1 三轴应力路径下的本构方程第66页
        3.5.2 硬化/软化行为第66-67页
        3.5.3 临界状态及其特征第67-71页
        3.5.4 率相关性第71-72页
        3.5.5 滞回效应第72-74页
    3.6 本文应力场模型的参数标定方法第74-78页
        3.6.1 参数总结第74页
        3.6.2 弹性势能函数相关参数标定第74-75页
        3.6.3 迁移系数的标定第75-76页
        3.6.4 参数标定案例第76-78页
    3.7 模型应用案例分析第78-92页
        3.7.1 饱和土常规三轴排水/不排水剪切模拟第78-83页
        3.7.2 饱和土循环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模拟第83-92页
    3.8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4章 单元尺度饱和岩土体THM耦合分析第94-122页
    4.1 饱和岩土体THM耦合的主要模型考虑第94-97页
        4.1.1 热弹耦合特征第94-95页
        4.1.2 非等温固结与颗粒涨落的关系第95页
        4.1.3 温度对饱和岩土体剪切性质的影响第95-97页
    4.2 三轴路径下饱和岩土体THM耦合本构方程第97-99页
        4.2.1 质量连续方程第97-98页
        4.2.2 应力场本构方程第98-99页
        4.2.3 模型的求解第99页
    4.3 饱和岩土体非等温固结模拟分析第99-112页
        4.3.1 等向非等温单调固结模拟分析第100-104页
        4.3.2 等向非等温循环固结模拟分析第104-108页
        4.3.3 非等向非等温循环固结模拟分析第108-109页
        4.3.4 参数影响分析第109-112页
    4.4 不排水饱和土在往复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第112-114页
    4.5 温度对饱和粘性土剪切性质的影响第114-119页
        4.5.1 温度对饱和土排水三轴剪切的影响第114-115页
        4.5.2 温度对饱和土不排水三轴剪切的影响第115-117页
        4.5.3 温度对饱和土剪切性质的影响机制分析第117-118页
        4.5.4 温度对循环不排水剪切的影响第118-119页
    4.6 本章小结第119-122页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122-126页
    5.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第122-124页
    5.2 研究工作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附录第134-13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定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系统脆弱性分析的高校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