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1-47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11-15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 第15-40页 |
一、国内学者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二、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者对中美关系现状与前景的认知 | 第17-26页 |
三、权力转移理论与中美关系 | 第26-4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40-4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41-45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45-47页 |
第一章 理论框架 | 第47-56页 |
第一节 身份与互动 | 第47-54页 |
一、研究视角:身份 | 第47-51页 |
二、通过互动建构身份 | 第51-54页 |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假设 | 第54-56页 |
一、研究路径 | 第54-55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55-56页 |
第二章 复合身份: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 第56-98页 |
第一节 中美身份变迁 | 第56-81页 |
一、冷战时期:单一身份明确 | 第56-73页 |
二、后冷战时期:复合身份凸显 | 第73-81页 |
第二节 中美复合身份 | 第81-98页 |
一、中美竞争者—合作者复合身份的内涵 | 第81-82页 |
二、中美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中的复合身份 | 第82-98页 |
第三章 良性互动: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式 | 第98-146页 |
第一节 影响中美互动的主要因素 | 第98-121页 |
一、国际体系的进步 | 第98-100页 |
二、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 | 第100-112页 |
三、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 | 第112-121页 |
第二节 中美需要良性互动 | 第121-132页 |
一、合作:中美互动的理想选择 | 第121-126页 |
二、两面下注:中美互动的现实选择 | 第126-129页 |
三、良性互动: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选择 | 第129-132页 |
第三节 通过良性互动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第132-146页 |
一、创新思维 | 第132-137页 |
二、控制风险 | 第137-139页 |
三、完善机制 | 第139-144页 |
四、共同利益 | 第144-146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两个领域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第146-162页 |
第一节 从二十国集团看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第146-152页 |
一、全球经济治理与二十国集团 | 第146-148页 |
二、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中美互动 | 第148-150页 |
三、中美良性互动和新型大国关系初见端倪 | 第150-152页 |
第二节 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看亚太地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第152-162页 |
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 | 第152-157页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 第157-160页 |
三、亚太地区是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成败的关键 | 第160-162页 |
结语 | 第162-166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162-163页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政策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163-164页 |
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84页 |
后记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