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论文创新点摘要第9-13页
绪论第13-27页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 选题背景第13页
        2. 选题的意义第13-15页
    (二) 选题的研究现状第15-23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3页
    (三)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3-27页
        1.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3-24页
        2.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4-25页
        3. 论文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第25-27页
一.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形成条件第27-41页
    (一)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第27-30页
        1. 国际背景第27-28页
        2. 国内背景第28-30页
    (二)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第30-4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30-34页
        2.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34-37页
        3.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37-41页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形成过程第41-47页
    (一) 对“四个现代化”认识的深化第41-42页
    (二) 从“四个现代化”到“二位一体”第42-44页
    (三) 从“二位一体”到“三位一体”的转变第44-47页
三.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基本内容第47-86页
    (一) 邓小平“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基本内容第47-77页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第47-56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第56-66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第66-77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关系第77-82页
        1. 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第77-78页
        2. 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保障第78-80页
        3.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第80-82页
    (三)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理论特色第82-86页
        1. 实践的观点第82-83页
        2.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第83-84页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84页
        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84-86页
四.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实践第86-125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第86-107页
        1. 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第86-90页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90-98页
        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98-102页
        4.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第102-107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践第107-116页
        1.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107-108页
        2.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第108-113页
        3.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113-114页
        4.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第114-115页
        5.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115-116页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第116-125页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116-118页
        2.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第118-120页
        3. 教育体制改革第120-122页
        4. 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第122-125页
五.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125-148页
    (一)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理论价值第125-142页
        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第125-128页
        2. 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第128-130页
        3. 奠定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基础第130-140页
        4. 成为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第140-142页
    (二)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实践意义第142-148页
        1. 有助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42-144页
        2. 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44-145页
        3. 有助于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重要借鉴第145-148页
六.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148-159页
    (一)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经验第148-151页
        1. 坚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第148-149页
        2.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149-150页
        3.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150-151页
        4.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第151页
    (二)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实践中的教训第151-155页
        1. 经济建设过程中体制和管理不到位第152-153页
        2. 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强第153-154页
        3. “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亟待解决第154-155页
    (三)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理论的启示第155-159页
        1. 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第155-157页
        2. 全面布局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第157页
        3. 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结合,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第157-159页
结论第159-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6-167页
致谢第167-169页
作者简介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
下一篇:身份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