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 | 第12-14页 |
1.2.2 民间借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14-15页 |
1.2.3 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的研究 | 第15-17页 |
1.2.4 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20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0-22页 |
2 民间借贷债务风险理论分析 | 第22-27页 |
2.1 民间借贷债务风险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1.1 嵌入性和社会网络 | 第22页 |
2.1.2 结构洞 | 第22-23页 |
2.2 民间借贷债务风险的理论逻辑解释 | 第23-27页 |
2.2.1 民间借贷行为内嵌入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 | 第23-24页 |
2.2.2 结构洞是社会网络信任结构向逐利结构转化的原因 | 第24-25页 |
2.2.3 结构洞的扩展和叠加与民间借贷风险 | 第25-27页 |
3 民间借贷债务危机的生成机制 | 第27-58页 |
3.1 微观机制 | 第28-48页 |
3.1.1 流动性机制 | 第28-34页 |
3.1.2 信任和声誉机制 | 第34-37页 |
3.1.3 信息机制 | 第37-39页 |
3.1.4 民间借贷风险模型构建 | 第39-44页 |
3.1.5 产业资本利润率下降 | 第44-48页 |
3.2 宏观机制 | 第48-58页 |
3.2.1 银行信贷渠道 | 第48-49页 |
3.2.2 资产负债表渠道 | 第49-51页 |
3.2.3 货币紧缩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第51-53页 |
3.2.4 货币政策冲击模型构建 | 第53-58页 |
4 民间借贷债务危机的传染与扩散机制 | 第58-62页 |
4.1 流动性冲击与信息溢出机制 | 第58页 |
4.2 网络互联与外部性机制 | 第58-60页 |
4.3 中小企业互保风险传染机制 | 第60-62页 |
5 民间借贷债务危机的防范 | 第62-67页 |
5.1 民间借贷风险内控机制 | 第62-65页 |
5.1.1 完善债务合约 | 第62-63页 |
5.1.2 培养社会信用观念 | 第63-64页 |
5.1.3 提高企业项目收益率 | 第64-65页 |
5.2 民间借贷风险外控机制 | 第65-67页 |
5.2.1 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 第65页 |
5.2.2 推行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A 民间借贷合同 | 第70-7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