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酶工程论文

两性离子化合物对脂肪酶活性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31页
    2.1 SBMA两性离子化合物第15-21页
        2.1.1 两性离子化合物简介第15-16页
        2.1.2 SBMA简介第16-17页
        2.1.3 SBMA聚合物性质简介第17-21页
    2.2 两性离子化合物与酶蛋白的相互作用第21-26页
        2.2.1 两性离子有利于维持蛋白质天然构象第21-23页
        2.2.2 甜菜碱结构有利于酶分子稳定第23-24页
        2.2.3 两性离子聚合物对酶的影响第24-25页
        2.2.4 两性离子化合物对酶分子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景第25-26页
    2.3 酶的修饰和包埋第26-30页
        2.3.1 脂肪酶简介第26-28页
        2.3.2 酶的化学修饰第28-29页
        2.3.3 酶的包埋第29-30页
    2.4 本文研究内容第30-31页
3 SBMA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1-45页
    3.1 前言第31页
    3.2 试剂与设备第31-33页
        3.2.1 脂肪酶酶液的配制第31页
        3.2.2 实验试剂第31-32页
        3.2.3 实验设备第32-33页
    3.3 实验方法第33-37页
        3.3.1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Bradford)第33-34页
        3.3.2 月桂酸浓度测定方法——铜皂比色法第34-35页
        3.3.3 脂肪酶催化活性测定第35-36页
        3.3.4 SBMA对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6页
        3.3.5 SBMA对脂肪酶稳定性的影响第36页
        3.3.6 SBMA对酶蛋白质聚集沉淀的影响第36页
        3.3.7 温度对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3.3.8 不问离子类型化合物和PEG对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7-44页
        3.4.1 SBMA对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3.4.2 SBMA对脂肪酶稳定性的影响第38-40页
        3.4.3 SBMA对脂肪酶聚集沉淀的影响第40-41页
        3.4.4 温度对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1-43页
        3.4.5 不同离子类型化合物和PEG对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3.5 小结第44-45页
4 SBMA修饰脂肪酶及其催化性能第45-63页
    4.1 前言第45页
    4.2 材料与设备第45-46页
        4.2.1 主要材料第45页
        4.2.2 仪器设备第45-46页
    4.3 实验方法第46-49页
        4.3.1 脂肪酶乙烯基化修饰度的测定第46页
        4.3.2 SBMA修饰酶的制备第46-47页
        4.3.3 红外光谱扫描第47页
        4.3.4 荧光光谱扫描第47-48页
        4.3.5 水溶性的检测第48页
        4.3.6 温度对修饰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页
        4.3.7 pH对修饰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4.3.8 游离酶与修饰酶的米氏常数第49页
        4.3.9 紫外光谱扫描第49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9-61页
        4.4.1 脂肪酶乙烯基化修饰度的测定第49-50页
        4.4.2 红外光谱考察第50-51页
        4.4.3 脂肪酶与修饰酶的荧光光谱第51页
        4.4.4 修饰酶的水溶性质第51-53页
        4.4.5 温度对修饰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3-54页
        4.4.6 pH对修饰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4-55页
        4.4.7 游离酶与修饰酶的表观米氏常数第55-56页
        4.4.8 温度对脂肪酶紫外光谱的影响第56-57页
        4.4.9 pH值对脂肪酶紫外光谱的影响第57-59页
        4.4.10 温度对脂肪酶荧光光谱的影响第59-61页
    4.5 小结第61-63页
5 SBMA包埋脂肪酶的制备及其有机相催化能力研究第63-77页
    5.1 前言第63页
    5.2 材料与设备第63-64页
        5.2.1 主要试剂第63页
        5.2.2 仪器设备第63-64页
    5.3 实验方法第64-67页
        5.3.1 包埋酶制备第64-65页
        5.3.2 水溶液中包埋酶催化活性测定第65页
        5.3.3 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活性测定第65-66页
        5.3.4 有机相包埋酶催化酯化反应活性测定第66页
        5.3.5 反应温度对有机相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第66页
        5.3.6 含水量对有机相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第66页
        5.3.7 底物浓度对有机相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第66页
        5.3.8 有机相中包埋酶的重复使用性第66-67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67-75页
        5.4.1 包埋过程单体用量考察第67页
        5.4.2 包埋过程交联剂用量考察第67-68页
        5.4.3 反应温度对有机相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第68-69页
        5.4.4 含水量的对有机相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第69-71页
        5.4.5 底物浓度对有机相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第71-74页
        5.4.6 有机相中包埋酶的重复使用性第74-75页
    5.5 小结第75-77页
6 结论与建议第77-80页
    6.1 结论第77-79页
    6.2 建议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作者筒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化学修饰及其对手性伯醇立体识别机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移动M2M业务商业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