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 国外课堂管理研究概述 | 第9-10页 |
2. 国内对课堂管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 有助于新课标在课堂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11页 |
2. 有助于教师正确管理课堂,提高教学水平 | 第11页 |
3. 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促进数学思考,提高教学效益 | 第11页 |
(四)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1-13页 |
1.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2. 具体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有效教学与课堂管理关系分析 | 第13-18页 |
(一) 有效教学 | 第13-15页 |
1. 有效教学 | 第13-14页 |
2.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 第14-15页 |
(二) 课堂管理 | 第15-16页 |
1. 课堂 | 第15页 |
2. 管理 | 第15页 |
3. 课堂管理 | 第15-16页 |
(三) 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做保障 | 第16-18页 |
1. 有效课堂管理与有效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 第16-17页 |
2. 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做保障 | 第17-18页 |
二、有效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第18-21页 |
(一)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 新课标的实施教师普遍反映课堂管理难度加大 | 第18页 |
2. 师生的课堂生活表面热闹,但深度不足 | 第18-20页 |
(二) 影响: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管理难以促进有效教学 | 第20-21页 |
三、有效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管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21-24页 |
(一) 教师自身的因素 | 第21-22页 |
1. 教师专业知识积淀不够 | 第21页 |
2. 教师的教学监控力薄弱 | 第21-22页 |
3. 教师教学策略运用欠佳 | 第22页 |
(二) 外在因素 | 第22-24页 |
1. 学生有意寻求注意和认知发展不平衡 | 第22-23页 |
2. 教学内容与学生当下生活缺少联系 | 第23-24页 |
四、改进课堂管理,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24-36页 |
(一) 确立多维的课堂管理目标 | 第24-25页 |
1. 多维的课堂管理目标应满足的要求 | 第24-25页 |
2. 制定多维课堂管理目标的主要方法 | 第25页 |
(二) 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有效引导 | 第25-30页 |
1. 深入了解学生,确定学生的探索起点 | 第26页 |
2.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炼学习方法、促进数学思考 | 第26页 |
3. 精心组织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 第26-27页 |
4. 充分利用差异资源,引导学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 | 第27-30页 |
(三) 实施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管理 | 第30-32页 |
1. 合理分组并选好组长 | 第30页 |
2. 加强合作技巧的指导 | 第30页 |
3. 教师放手但不放任 | 第30-31页 |
4.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适宜的合作任务 | 第31页 |
5. 营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 | 第31-32页 |
(四) 确立有效的课堂管理评价方法 | 第32-34页 |
1.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 第32页 |
2. 让评价引导学生采用正确规范的表达 | 第32-33页 |
3. 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 | 第33-34页 |
4. 发挥评价的作用,不断激励学生 | 第34页 |
(五) 改进课堂管理,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 第34-36页 |
1. 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获得提升 | 第34页 |
2. 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 | 第34-35页 |
3. 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所提高 | 第35页 |
4.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 第35-36页 |
五、结论与思考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一) 期刊类 | 第38页 |
(二) 著作类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