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6页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8-9页
        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2. 研究意义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3页
        1. 国外关于学生评价的研究第9-10页
        2. 国内关于学生评价的研究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2. 实证法第13-14页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14-16页
        1. 创新之处第14页
        2. 研究不足第14-16页
一、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概述第16-25页
    (一)学生评价第16-19页
        1. 学生评价的内涵及分类第16页
        2. 学生评价的功能第16-18页
        3. 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第18-19页
    (二)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第19-21页
        1.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与基本理念第19-20页
        2. 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内容第20页
        3. 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原则第20-21页
    (三)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第21-25页
        1. 理论基础第21-22页
        2. 思想资源第22-25页
二、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第25-35页
    (一)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现状调查第25-28页
        1.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第25-26页
        2. 对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第26-28页
    (二)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1. 重视一元评价,忽视多元评价第28-29页
        2. 重视认知领域评价,忽视非认知领域评价第29页
        3. 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第29-30页
        4. 重视量性评价,忽视质性评价第30页
        5. 重视整体评价,忽视个体评价第30-31页
        6. 重视个别评价,忽视合作性评价第31页
    (三)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1-35页
        1. 社会、学校大环境的影响第31-32页
        2. 评价者自身专业水平不足第32-33页
        3. 非认知领域评价困难重重第33-34页
        4. 缺乏完备的学生评价制度第34-35页
三、改进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对策第35-54页
    (一)改进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策略第35-36页
        1. 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明确思想品德课的价值第35页
        2. 提高评价者的专业水平第35-36页
        3. 厘清认知和非认知领域评价的思路第36页
    (二)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具体举措第36-54页
        1. 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一般过程第36-39页
        2. 改进思想品德学生评价的方法第39-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
下一篇:《经济生活》教学对高中生财经素养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