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我国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1.2 我国传媒类大学校园景观现状分析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传媒文化的相关理论框架 | 第17-20页 |
2.1 传媒文化的相关概念 | 第17页 |
2.1.1 传媒 | 第17页 |
2.1.2 传媒文化 | 第17页 |
2.2 传媒文化特性 | 第17-19页 |
2.2.1 时尚性 | 第18页 |
2.2.2 先进性 | 第18页 |
2.2.3 直观性 | 第18页 |
2.2.4 多元性 | 第18-19页 |
2.3 小结 | 第19-20页 |
3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框架 | 第20-23页 |
3.1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3.1.1 景观 | 第20页 |
3.1.2 校园环境景观 | 第20-21页 |
3.2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特性 | 第21-22页 |
3.2.1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多元与融合性 | 第21页 |
3.2.2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时尚与艺术性 | 第21-22页 |
3.2.3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先进与文化性 | 第22页 |
3.3 小结 | 第22-23页 |
4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策略 | 第23-39页 |
4.1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取 | 第23-25页 |
4.1.1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概念 | 第23页 |
4.1.2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概念提取 | 第23-25页 |
4.2 多元与融合的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空间 | 第25-31页 |
4.2.1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空间分类 | 第26-27页 |
4.2.2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空间影响力 | 第27页 |
4.2.3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空间构建手法 | 第27-31页 |
4.3 传媒类大学校园道路 | 第31-34页 |
4.3.1 传媒类大学校园道路与空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4.3.2 传媒类大学校园道路界定与距离 | 第33-34页 |
4.3.3 传媒类大学校园道路形式 | 第34页 |
4.4 传媒类大学校园的植物配置 | 第34-36页 |
4.4.1 传媒类大学校园植物配置设计的功能 | 第34-35页 |
4.4.2 传媒类大学校园的植物配置设计 | 第35-36页 |
4.5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小品与设施 | 第36-38页 |
4.5.1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小品特性 | 第36-37页 |
4.5.2 传媒类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小品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4.6 小结 | 第38-39页 |
5 案例分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景观改造 | 第39-62页 |
5.1 学校概况 | 第39-40页 |
5.2 学校环境景观概况 | 第40-45页 |
5.3 校园学院环境景观设计改造方案 | 第45-60页 |
5.3.1 总体定位 | 第45-46页 |
5.3.2 总体方案 | 第46-60页 |
5.4 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