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律师分类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1 律师分类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18页 |
1.1 律师分类制度的概念 | 第11页 |
1.2 律师分类制度的依据 | 第11-13页 |
1.2.1 律师分类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11-13页 |
1.2.2 律师分类制度的行政法依据 | 第13页 |
1.3 律师分类制度的意义 | 第13-18页 |
1.3.1 明确律师职业定位 | 第13-14页 |
1.3.2 促进律师职业健康发展 | 第14-15页 |
1.3.3 加强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 | 第15页 |
1.3.4 带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科学流动 | 第15-16页 |
1.3.5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第16-18页 |
2 律师分类制度历史沿革 | 第18-24页 |
2.1 律师分类制度国外历史沿革 | 第18-19页 |
2.1.1 国外律师分类起源 | 第18页 |
2.1.2 境外律师分类现状 | 第18-19页 |
2.2 律师分类制度国内历史沿革 | 第19-24页 |
2.2.1 国内律师分类溯源 | 第19-22页 |
2.2.2 国内律师分类现状 | 第22-24页 |
3 律师分类制度的现实困难 | 第24-30页 |
3.1 内部环境复杂 | 第24-26页 |
3.1.1 行业发展过快过热 | 第24-25页 |
3.1.2 律师内部对分类质疑较大 | 第25-26页 |
3.2 外部环境发展不足 | 第26-30页 |
3.2.1 经济需求大,竞争激烈。 | 第26页 |
3.2.2 文化基础薄弱 | 第26-27页 |
3.2.3 法律环境复杂 | 第27-28页 |
3.2.4 政治影响巨大 | 第28-30页 |
4 律师分类制度构建措施 | 第30-47页 |
4.1 分类律师的价值定位 | 第30-31页 |
4.1.1 身份定位 | 第30-31页 |
4.1.2 分类律师的权责划分 | 第31页 |
4.2 律师分类制度的体系构建 | 第31-40页 |
4.2.1 分类指导思想 | 第31-33页 |
4.2.2 分类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4.2.3 具体分类 | 第34-40页 |
4.3 建立律师分类制度配套措施 | 第40-47页 |
4.3.1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科学流动 | 第40-42页 |
4.3.2 软法相应调整 | 第42-45页 |
4.3.3《律师法》修订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