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GRS结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2 加筋土挡土墙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3 研究进展小结 | 第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加筋间距对加筋土挡墙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19-3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FLAC3D与加筋土挡土墙 | 第19-28页 |
2.2.1 加筋土挡墙的数值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2.2 FLAC3D的简介与计算流程 | 第20-21页 |
2.2.3 土的本构关系 | 第21-25页 |
2.2.4 土工格栅单元 | 第25-27页 |
2.2.5 接触面单元 | 第27-28页 |
2.3 GRS挡土墙数值分析模型 | 第28-30页 |
2.3.1 数值分析模型 | 第28-29页 |
2.3.2 模型的相关参数 | 第29-30页 |
2.4 加筋间距对GRS挡土墙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0-36页 |
2.4.1 加筋间距对筋材拉应力的影响 | 第30-32页 |
2.4.2 加筋间距对筋—土间相对位移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3 加筋间距对面板侧向位移的影响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GRS挡土墙稳定性研究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GRS挡土墙的破坏模式分析 | 第37-39页 |
3.3 GRS挡土墙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39-46页 |
3.3.1 填料对GRS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2 筋材及筋—土接触的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3.3.3 各接触面的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3.3.4 面板的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GRS挡土墙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第49-71页 |
4.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第49-53页 |
4.1.1 室内离心试验的特点 | 第49页 |
4.1.2 离心试验基本原理 | 第49-51页 |
4.1.3 离心试验的问题和误差分析 | 第51-53页 |
4.2 试验设备 | 第53-55页 |
4.3 试验方案及试验材料的选择 | 第55-59页 |
4.3.1 试验方案 | 第55-57页 |
4.3.2 模型材料选择 | 第57-59页 |
4.4 试验步骤 | 第59-61页 |
4.4.1 准备工作 | 第59页 |
4.4.2 模型的填筑 | 第59-60页 |
4.4.3 模型配重计算 | 第60页 |
4.4.4 安装模型箱与配重板 | 第60页 |
4.4.5 程序调试与运行 | 第60-61页 |
4.5 试验数据成果分析 | 第61-70页 |
4.5.1 试验结果整理说明 | 第61页 |
4.5.2 刚性地基上的GRS挡土墙分析 | 第61-65页 |
4.5.3 软土地基上的GRS挡土墙分析 | 第65-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GRS挡土墙结构在路基拓宽工程中的应用 | 第71-83页 |
5.1 有限元极限设计方法 | 第71-72页 |
5.2 基于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GRS结构拓宽路堤典型工程设计 | 第72-77页 |
5.2.1 原路堤状况 | 第72页 |
5.2.2 设计参数 | 第72-73页 |
5.2.3 模型尺寸 | 第73-74页 |
5.2.4 设计GRS结构拓宽路堤的内部稳定性分析 | 第74-75页 |
5.2.5 极限平衡法分析GRS结构拓宽路堤的外部稳定性 | 第75-77页 |
5.3 GRS结构拓宽路堤的应用分析 | 第77-81页 |
5.3.1 新路基填料性质的影响 | 第77-80页 |
5.3.2 加筋长度对拓宽路堤的影响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7页 |
6.1 结论 | 第83-8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就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