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5-2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节点材料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5-37页 |
2.1 概述 | 第25页 |
2.2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5-33页 |
2.2.1 钢材本构关系 | 第25-28页 |
2.2.2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28-33页 |
2.3 钢管混凝土的滞回性能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2.3.1 钢材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第33-34页 |
2.3.2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第34-35页 |
2.4 求解及结果后处理 | 第35-37页 |
2.4.1 求解设定 | 第35-36页 |
2.4.2 计算结果的后处理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37-59页 |
3.1 概述 | 第37页 |
3.2 ANSYS软件简介 | 第37-39页 |
3.3 有限元模型选取 | 第39-41页 |
3.4 试件的构造及相关参数 | 第41-43页 |
3.5 材料模型 | 第43-45页 |
3.6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 第45-46页 |
3.7 各参数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 | 第46-55页 |
3.7.1 梁腹板厚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3.7.2 加强环厚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3.7.3 加强环宽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3.7.4 梁截面高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3.7.5 梁翼缘厚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3.7.6 梁翼缘宽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3.7.7 柱截面宽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3.7.8 钢管壁厚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3.7.9 轴压比的影响 | 第54-55页 |
3.8 加劲肋的影响 | 第55-56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四章 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模型的受力性能分析 | 第59-75页 |
4.1 概述 | 第59页 |
4.2 建立节点模型 | 第59-64页 |
4.2.1 几何模型 | 第59-61页 |
4.2.2 定义材料及单元类型 | 第61-62页 |
4.2.3 模型边界条件和加载制度 | 第62-63页 |
4.2.4 钢梁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理论计算 | 第63-64页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73页 |
4.3.1 单调加载受力分析 | 第64-66页 |
4.3.2 节点承载力 | 第66-69页 |
4.3.3 滞回曲线 | 第69-72页 |
4.3.4 骨架曲线 | 第72-73页 |
4.4 延性系数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附录A 不同参数节点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7-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3页 |
一、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93页 |
二、在学期间发明的专利 | 第93页 |
三、在学期间获得的奖项 | 第93页 |
四、在学期间参与的主要工程项目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