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 前言 | 第14-15页 |
2 miRNA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2.1 miRNA的发现与命名 | 第15页 |
2.2 miRNA的分子结构特点 | 第15页 |
2.3 miRNA的产生过程及调节机制 | 第15-17页 |
2.4 miRNA在卵巢中的作用 | 第17-20页 |
2.4.1 miRNA对卵巢发育及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 第17页 |
2.4.2 miRNA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2.4.3 miRNA调节黄体的形成 | 第19-20页 |
3 线粒体基因 | 第20-23页 |
3.1 线粒体结构 | 第20-21页 |
3.2 线粒体基因 | 第21-22页 |
3.3 CYTB基因的功能 | 第22-23页 |
4 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4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28页 |
1.1 菌株 | 第24页 |
1.2 细胞系 | 第24页 |
1.3 载体 | 第24-25页 |
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5-26页 |
1.5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第26-27页 |
1.6 常用试剂及配制 | 第27页 |
1.7 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分析软件 | 第27-2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8-47页 |
2.1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 | 第28-33页 |
2.1.1 插入片段的扩增 | 第28-29页 |
2.1.2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和回收 | 第29页 |
2.1.3 克隆载体的构建及酶切回收 | 第29-31页 |
2.1.4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1-33页 |
2.2 CYTB突变型双荧光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2.3 细胞培养 | 第34-35页 |
2.3.1 细胞复苏 | 第34页 |
2.3.2 细胞培养和传代 | 第34页 |
2.3.3 细胞冻存 | 第34-35页 |
2.3.4 细胞转染 | 第35页 |
2.4 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的检测 | 第35-36页 |
2.4.1 细胞裂解 | 第35-36页 |
2.4.2 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及计算 | 第36页 |
2.5 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36-37页 |
2.6 Q-PCR分析 | 第37-40页 |
2.6.1 miRNA的定量分析 | 第37-39页 |
2.6.2 基因的定量分析 | 第39-40页 |
2.7 Western Blot验证 | 第40-42页 |
2.7.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40页 |
2.7.2 蛋白浓度测定 | 第40-41页 |
2.7.3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41-42页 |
2.7.4 ECL化学发光检测 | 第42页 |
2.8 细胞增殖 | 第42-43页 |
2.8.1 细胞悬液准备 | 第42页 |
2.8.2 E-Plate 96准备 | 第42-43页 |
2.9 细胞凋亡 | 第43-44页 |
2.10 检测细胞ATP | 第44-46页 |
2.10.1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 第44-45页 |
2.10.2 操作步骤 | 第45-46页 |
2.11 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测定 | 第46-4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7-62页 |
1 miR-331~*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候选靶基因的选择 | 第47页 |
2 miR-331~*与其靶基因CYTB靶向关系的验证 | 第47-52页 |
2.1 miR-331~*与其靶基因CYTB的结合位点 | 第47-48页 |
2.2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 第48-51页 |
2.2.1 靶基因的扩增 | 第48页 |
2.2.2 重组载体的鉴定 | 第48-49页 |
2.2.3 CYTB突变型双荧光载体的构建 | 第49页 |
2.2.4 miR-331~*结合位点的验证 | 第49-51页 |
2.3 实时定量的结果 | 第51-52页 |
2.3.1 细胞总RNA提取结果的检测 | 第51页 |
2.3.2 实时定量PCR检测靶基因CYTB的mRNA的水平 | 第51-52页 |
2.4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52页 |
3 miR-331~*及其靶基因CYTB的功能研究 | 第52-62页 |
3.1 靶基因CYTB干扰片段的构建 | 第52-53页 |
3.2 细胞增殖 | 第53-54页 |
3.3 细胞凋亡 | 第54-55页 |
3.4 相关凋亡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检测 | 第55-56页 |
3.5 细胞周期检测 | 第56-58页 |
3.6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检测 | 第58-59页 |
3.7 细胞中ATP含量的检测 | 第59-60页 |
3.8 miR-331~*及其靶基因CYTB对ERK通路的影响 | 第60-61页 |
3.9 miR-331~*及其靶基因CYTB对DNA损伤的影响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2-67页 |
1 关于miR-331~*及其靶基因CYTB的靶向关系 | 第62页 |
2 关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 | 第62-63页 |
3 关于细胞内ATP的含量 | 第63-64页 |
4 关于ERK通路 | 第64-65页 |
5 关于DNA损伤 | 第65页 |
6 miR-331~*及其靶基因CYTB与繁殖性能差异的联系 | 第65-66页 |
7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