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的概述 | 第13-18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2.1.1 基本案情 | 第13-14页 |
2.1.2 争议焦点 | 第14-15页 |
2.2 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的概念和性质 | 第15-16页 |
2.2.1 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的概念 | 第15页 |
2.2.2 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的性质 | 第15-16页 |
2.3 股东盈余分配纠纷的主要类型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对非基于公司决议盈余分配请求权给予保护的法律分析 | 第18-25页 |
3.1 我国《公司法》上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实现要件 | 第18-20页 |
3.1.1 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实现的实质要件 | 第18页 |
3.1.2 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实现的程序要件 | 第18-19页 |
3.1.3 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不足 | 第19-20页 |
3.2 目前法院对非基于公司决议盈余分配诉讼不予支持的理由 | 第20-21页 |
3.2.1 充分尊重公司自治 | 第20-21页 |
3.2.2 性质上的特殊性 | 第21页 |
3.2.3 存在其他替代性的措施 | 第21页 |
3.3 法院对非基于公司决议盈余分配诉讼介入的正当性分析 | 第21-25页 |
3.3.1 公司自治原则并非唯一原则 | 第21-22页 |
3.3.2 抽象的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可诉性 | 第22-23页 |
3.3.3 替代性的救济措施不一定可行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构建强制盈余分配制度 | 第25-30页 |
4.1 美国强制盈余分配制度的发展 | 第25-26页 |
4.2 构建我国强制盈余分配制度的价值 | 第26-27页 |
4.3 我国强制盈余分配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27-30页 |
4.3.1 强制盈余分配制度的实体内容 | 第27-28页 |
4.3.2 强制盈余分配制度的程序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