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侵权群体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证券侵权群体诉讼制度概述 | 第12-15页 |
(一)证券侵权群体诉讼概述 | 第12-13页 |
1.证券侵权群体诉讼的含义 | 第12页 |
2.证券侵权群体诉讼的特点 | 第12-13页 |
(二)证券侵权群体诉讼的价值 | 第13-15页 |
1.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 第13页 |
2.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 | 第13-14页 |
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第14页 |
4.有利于实现诉讼公正 | 第14-15页 |
二、域外证券侵权群体诉讼制度的考察和分析 | 第15-22页 |
(一)证券侵权群体诉讼制度的域外制度探析 | 第15-20页 |
1.美国的证券集团诉讼模式 | 第15-17页 |
2.德国的示范性诉讼模式 | 第17-18页 |
3.我国台湾地区的团体诉讼模式 | 第18-20页 |
(二)上述国家、地区证券群体诉讼制度评析 | 第20-22页 |
三、我国证券侵权群体诉讼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第22-34页 |
(一)我国证券侵权群体诉讼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1.立法层面 | 第22-24页 |
2.司法层面 | 第24-28页 |
3.证券监管层面 | 第28-29页 |
(二)我国证券侵权群体诉讼制度问题分析 | 第29-34页 |
1.程序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2.实体法问题分析 | 第32-34页 |
四、完善我国证券侵权群体诉讼制度的建议 | 第34-40页 |
(一)我国证券侵权群体诉讼模式选择 | 第34-35页 |
(二)实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模式的路径 | 第35-37页 |
1.程序方面 | 第35-36页 |
2.实体方面 | 第36-37页 |
3.由点到面发展此种诉讼模式 | 第37页 |
(三)其他制度、技术的的保障与支撑 | 第37-40页 |
1.规范的市值管理对这种模式的保障 | 第37-38页 |
2.健全的证券监管法制对这种模式的保障 | 第38-39页 |
3.“鹰眼”系统“、人工智能”对这种模式的支撑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