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书面评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以锦州市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8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一、锦州市小学习作书面评语的现状调查 | 第16-22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6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16页 |
(三)调查内容 | 第16-17页 |
(四)调查结果统计 | 第17-22页 |
二、锦州市小学习作书面评语存在的问题 | 第22-29页 |
(一)习作书面评语缺失、简单化 | 第22-23页 |
(二)习作书面评语公式化 | 第23-24页 |
(三)习作书面评语书写不规范 | 第24-25页 |
(四)习作书面评语书写主观性较强 | 第25-26页 |
(五)习作书面评语“人”“文”分离 | 第26-27页 |
(六)习作书面评语形式单一 | 第27-29页 |
三、锦州市小学习作书面评语问题归因 | 第29-34页 |
(一)教师对习作书面评语不重视 | 第29-30页 |
1.轻视习作评语作用 | 第29页 |
2.对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解读表层化 | 第29-30页 |
(二)缺乏合理的时间安排 | 第30-31页 |
1.用于批阅习作时间少 | 第30页 |
2.习作课程不能合理安排 | 第30-31页 |
(三)教师书写习作评语能力薄弱 | 第31-32页 |
1.习作评语书写能力有限 | 第31页 |
2.缺乏理论指导与培训 | 第31-32页 |
(四)评语的公正性与个性化模糊 | 第32-34页 |
1.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 | 第32-33页 |
2.评价标准一刀切 | 第33-34页 |
四、小学习作书面评语优化策略 | 第34-45页 |
(一)提高习作书面评语的专业化认识 | 第34-36页 |
1.转变观念,目的明确 | 第34-35页 |
2.交流探索,终身学习 | 第35-36页 |
(二)合理安排书写评语的时间 | 第36-37页 |
1.预设时间,平心静写 | 第36页 |
2.创设活动,交流提升 | 第36-37页 |
(三)强化习作书面评语的文面规范 | 第37-39页 |
1.规范款式,净化文面 | 第37-38页 |
2.规范句式,美化文面 | 第38-39页 |
(四)提升习作书面评语的书写技巧 | 第39-42页 |
1.以人为本,兼顾评文 | 第39-40页 |
2.彰显个性,因材施写 | 第40-41页 |
3.情感渗透,绿色评语 | 第41-42页 |
(五)丰富习作书面评语的书写方式 | 第42-45页 |
1.学生参与,交互评价 | 第42-43页 |
2.袋子集锦,综合发展 | 第43页 |
3.网络平台,拓宽评价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1 | 第48-51页 |
附录 2 | 第51-53页 |
附录 3 | 第53-54页 |
附录 4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