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法律社会学论文

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的法社会学思考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国外立法综述第9-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第9-11页
        1.2.2 国外立法现状及综述第11-12页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1 理论意义第12页
        1.3.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4-15页
        1.5.1 研究的创新第14页
        1.5.2 研究的不足第14-15页
第2章 网络删帖行为及其成因分析第15-24页
    2.1 网络删帖行为概述第15-18页
        2.1.1 网络删帖行为第15页
        2.1.2 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第15-16页
        2.1.3 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第16-17页
        2.1.4 正当网络删帖与不正当网络删帖的差别分析第17-18页
    2.2 不正当网络删帖产业链的形成及成因第18-24页
        2.2.1 不正当网络删帖产业链的形成第18页
        2.2.2 对不正当删帖行为的主体分析第18-19页
        2.2.3 不正当网络删帖产业链形成的成因第19-24页
第3章 不正当网络删帖的违法性及危害性分析第24-31页
    3.1 不正当网络删帖侵犯了公民基本权利第24-25页
        3.1.1 侵犯公民的知情权第24页
        3.1.2 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第24-25页
    3.2 不正当网络删帖是著作权侵权行为第25-26页
        3.2.1 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发表权第25页
        3.2.2 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第25-26页
    3.3 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涉嫌犯罪第26-29页
        3.3.1 非法经营罪第26-27页
        3.3.2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27-28页
        3.3.3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29页
    3.4 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的危害性第29-31页
        3.4.1 严重的破坏了互联网的生态环境第29页
        3.4.2 形成黑色利益链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第29页
        3.4.3 滋生网络腐败损害网络媒体和管理部门的公信力第29-31页
第4章 国外互联网立法和监管制度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1-36页
    4.1 国外互联网立法和监管制度现状第31-34页
        4.1.1 强调以法律为依据主导互联网管理第31-33页
        4.1.2 成立专门网监机构第33页
        4.1.3 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第33页
        4.1.4 过滤封堵不良网络信息第33页
        4.1.5 推行网络实名制第33-34页
    4.2 国外互联网立法和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4-36页
        4.2.1 网络管理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第34页
        4.2.2 依法管理才具有权威性第34页
        4.2.3 突出重点监管内容第34-35页
        4.2.4 互联网管理要多管齐下综合监管第35-36页
第5章 对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的法与社会控制第36-42页
    5.1 法与社会控制理论第36-37页
    5.2 对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的硬性控制第37-39页
        5.2.1 完善立法第37-38页
        5.2.2 公力救济第38-39页
        5.2.3 私力救济第39页
    5.3 对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的软性控制第39-42页
        5.3.1 加强行业为自律第39-40页
        5.3.2 强化网络秩序的监管第40页
        5.3.3 推行网络实名制第40-41页
        5.3.4 提高公众网络道德素养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教义学观念的历史演变与逻辑展开
下一篇:《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民事判词的情理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