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视角及采用的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清明集》概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清明集》的内容简述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名公”的含义 | 第16-20页 |
第二章 《清明集》中民事判词的分类 | 第20-28页 |
第一节 物权、债权等财产类判词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婚姻家庭、继承等人身类判词 | 第23-28页 |
第三章 不同类型民事判词中的情理法 | 第28-42页 |
第一节 天理、人情的法律观念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物权、债权等财产类判词中的情理法 | 第30-35页 |
第三节 婚姻家庭、继承等人身类判词中的情理法 | 第35-42页 |
第四章 情理法在宋代民事判词中得以广泛运用的原因 | 第42-47页 |
第一节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二节 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现实需求 | 第44页 |
第三节 儒家文化的影响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