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0-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4 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2.1 对配电网智能化产品的定义 | 第13页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2.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18-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我国电气设备行业营销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3.1 我国电气设备行业营销现状 | 第21-22页 |
3.2 我国电气设备行业与其他行业营销策略的区别 | 第22-25页 |
3.2.1 客户群体的特点不同 | 第22页 |
3.2.2 产品特性不同 | 第22-23页 |
3.2.3 客户购买方式不同 | 第23页 |
3.2.4 价格弹性小 | 第23-24页 |
3.2.5 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不同 | 第24-25页 |
3.3 电力智能化产品与传统电气设备营销策略的区别 | 第25-26页 |
3.3.1 产品技术特性不同 | 第25页 |
3.3.2 客户接受程度不同 | 第25-26页 |
3.3.3 营销工作重点不同 | 第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4章 KL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28-39页 |
4.1 KL公司简介 | 第28-29页 |
4.2 KL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4.2.1 KL公司营销现状 | 第29-30页 |
4.2.2 KL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4.3 影响KL公司营销的主要因素 | 第33-36页 |
4.3.1 产品销售结构 | 第33-34页 |
4.3.2 营销报酬给付政策 | 第34页 |
4.3.3 营销人员培养 | 第34-35页 |
4.3.4 营销过程指导 | 第35页 |
4.3.5 营销内勤服务 | 第35-36页 |
4.4 KL公司营销的机遇与挑战 | 第36-38页 |
4.4.1 KL公司营销的机遇 | 第36-37页 |
4.4.2 KL公司营销的挑战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KL公司营销建议 | 第39-57页 |
5.1 重新梳理产品结构 | 第39页 |
5.2 市场区域的划分与营销团队的分工管理 | 第39-43页 |
5.2.1 市场区域的划分与管理 | 第39-40页 |
5.2.2 营销团队组织架构 | 第40-41页 |
5.2.3 营销团队岗位职责说明 | 第41-43页 |
5.3 营销报酬及激励方案 | 第43-47页 |
5.4 代理商管理 | 第47-48页 |
5.5 营销人才招聘与培训 | 第48-53页 |
5.5.1 营销人员招聘建议 | 第48-50页 |
5.5.2 营销人员培训建议 | 第50-53页 |
5.6 KL公司国际营销建议 | 第53-56页 |
5.6.1 市场调研 | 第54页 |
5.6.2 整合渠道,寻找合作商 | 第54-55页 |
5.6.3 公司策略调整 | 第55-5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57-61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6.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58-59页 |
6.3 不足及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