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基于多重套利视角的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15-23页
        1.3.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5-17页
        1.3.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影响的研究第17-18页
        1.3.3 国内学者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第18-23页
        1.3.4 文献评述第23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文章结构第23-26页
第2章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第26-36页
    2.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内涵第26-28页
        2.1.1 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第26页
        2.1.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界定第26-28页
    2.2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单市场套利因素理论第28-31页
        2.2.1 货币市场套利理论第28-29页
        2.2.2 外汇市场套利理论第29-30页
        2.2.3 资本市场套利理论第30-31页
    2.3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跨市场套利模型第31-33页
        2.3.1 基于利率平价理论的利率和汇率双套利模型第31-32页
        2.3.2 基于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的多重套利模型第32-33页
    2.4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套利因素的影响第33-36页
第3章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渠道和规模测算第36-49页
    3.1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第36-43页
        3.1.1 经常项目第36-39页
        3.1.2 资本和金融项目第39-42页
        3.1.3 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第42-43页
    3.2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测算第43-49页
        3.2.1 直接法第43-44页
        3.2.2 隐藏在货物贸易中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第44-46页
        3.2.3 间接法第46-47页
        3.2.4 混合法第47页
        3.2.5 本文采用的方法第47-49页
第4章 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实证研究第49-65页
    4.1 模型和计量方法的选择第49页
    4.2 数据来源及其说明第49-53页
        4.2.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第50页
        4.2.2 人民币汇率第50-51页
        4.2.3 国内外利率差第51-52页
        4.2.4 上证综合指数第52-53页
        4.2.5 房地产销售价格第53页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53-63页
        4.3.1 单位根检验第53-54页
        4.3.2 Granger因果检验第54-55页
        4.3.3 模型滞后阶数p的确定第55-57页
        4.3.4 VAR模型的设立第57-58页
        4.3.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58-62页
        4.3.6 方差分解分析第62-63页
    4.4 实证结论第63-65页
第5章 降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政策建议第65-70页
    5.1 完善市场制度建设第65-67页
        5.1.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第65-66页
        5.1.2 推进利率市场化第66页
        5.1.3 完善中国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第66页
        5.1.4 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第66-67页
    5.2 加强对境内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预警和监管第67页
        5.2.1 增加短期国际资本的套利成本第67页
        5.2.2 限制短期国际资本在境内停留时间第67页
        5.2.3 对证券市场的特别监管第67页
    5.3 限制经常账户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第67-68页
        5.3.1 贸易渠道第67-68页
        5.3.2 非政府部门经常转移渠道第68页
    5.4 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第68-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同步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TR-GARCH模型和VAR模型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