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对强制退市原因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对国内退市制度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上市公司退市 | 第18页 |
2.1.2 上市公司强制退市 | 第18-19页 |
2.2 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2.2.1 契约理论与强制退市 | 第19页 |
2.2.2 生命周期理论与强制退市 | 第19-20页 |
2.2.3 公司治理理论与强制退市 | 第20-22页 |
3 “ST新都”案例介绍 | 第22-35页 |
3.1 “*ST新都”公司介绍 | 第22-31页 |
3.1.1 公司经营环境介绍 | 第22-25页 |
3.1.2 公司股权结构介绍 | 第25-27页 |
3.1.3 内部治理结构介绍 | 第27-29页 |
3.1.4 公司经营状况介绍 | 第29-31页 |
3.2 “*ST新都”强制退市过程介绍 | 第31-35页 |
3.2.1 第一阶段,“新都酒店”变为“*ST新都” | 第32页 |
3.2.2 第二阶段,公司申请恢复上市 | 第32-33页 |
3.2.3 第三阶段,“*ST新都”终止上市 | 第33-35页 |
4 “*ST新都”强制退市原因分析 | 第35-45页 |
4.1 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 第35-39页 |
4.1.1 “*ST新都”盈利能力分析 | 第35-37页 |
4.1.2 “*ST新都”的营运能力分析 | 第37-38页 |
4.1.3 “*ST新都”的偿债能力分析 | 第38-39页 |
4.2 内部控制效果分析 | 第39-42页 |
4.2.1 重大违规担保 | 第40页 |
4.2.2 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报告 | 第40-41页 |
4.2.3 证监会处罚决定 | 第41-42页 |
4.3 股权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4.4 缺乏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 | 第44页 |
4.5 总结 | 第44-4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5-49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建议 | 第45-47页 |
5.2.1 保证主营业务盈利水平 | 第46页 |
5.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 | 第46-47页 |
5.2.3 保持合理股权结构 | 第47页 |
5.2.4 明确公司发展战略 | 第47页 |
5.3 研究的不足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