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问题提出 | 第7-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2.1 学业拖延的概念界定 | 第9页 |
2.2 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 | 第9-12页 |
2.2.1 影响学业拖延的内部因素 | 第10-11页 |
2.2.2 影响学业拖延的外部因素 | 第11-12页 |
2.3 学业拖延的测量方法 | 第12页 |
2.4 学业拖延的干预研究 | 第12-18页 |
2.4.1 学业拖延干预研究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4.2 学业拖延干预研究方法途径 | 第16-18页 |
3 研究一:高中生学业拖延与学习自我决定动机的现状研究 | 第18-3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3.3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4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3.4.1 Aitken拖延问卷(中学生版) | 第18-19页 |
3.4.2 学习自我调节问卷 | 第19页 |
3.5 研究结果 | 第19-27页 |
3.5.1 高中生学业拖延的特点 | 第19-22页 |
3.5.2 高中生学习自我决定动机的特点 | 第22-25页 |
3.5.3 高中生学业拖延和自我决定动机之间的关系 | 第25-27页 |
3.6 讨论 | 第27-33页 |
3.6.1 高中生学业拖延的总体特点 | 第27-30页 |
3.6.2 高中生自我决定动机的总体特点 | 第30-33页 |
3.6.3 高中生学业拖延与自我决定动机间的关系 | 第33页 |
4 研究二:高拖延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团体干预研究 | 第33-51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3-34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4.3 研究过程 | 第34-35页 |
4.4 干预方案 | 第35-43页 |
4.4.1 干预方案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4.4.2 干预方案详细计划 | 第36-38页 |
4.4.3 干预方案实施过程 | 第38-43页 |
4.5 研究结果 | 第43-46页 |
4.5.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差异比较 | 第43-44页 |
4.5.2 团体干预对高拖延高中生学业拖延和动机内化的干预结果 | 第44-45页 |
4.5.3 团体干预成员反馈表的结果 | 第45-46页 |
4.6 讨论 | 第46-51页 |
4.6.1 团体干预对改善高拖延高中生学业拖延结果的分析 | 第46-47页 |
4.6.2 团体干预对促进高拖延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6.3 团体干预成员反馈表的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5.2 教育建议 | 第51-53页 |
6 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